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大学经济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资产评估教程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资产评估准则

【答案】资产评估准则是指导评估师执行资产评估业务的技术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的总称。资产评估是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工作,为规范评估师执业行为,提高评估服务质量,增强资产评估行业的公信力,世界各国评估行业都选择制定资产评估准则,从技术规范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规范。资产评估准则的完善和成熟程度反映了一国评估业发展的状况。

资产评估准则是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国资产评估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高度浓缩,并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资产评估准则需要得到资产评估理论的指导和资产评估实践的支持。

2. 转让成本分摊率

【答案】转让成本分摊率,是指购买方运用无形资产的设计能力占运用无形资产的总设计能力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3. 有形损耗

【答案】有形损耗也称实体性贬值,是指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导致的资产的物理性能的损耗或下降而引起的资产的价值损失。其衡量方式既可以采用绝对数计量,即实体性贬值额;也可以采用相对数计量,即实体性贬值率。

4. 资产评估中的市场价值

【答案】市场价值是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的市场营销之后所达成的公平交易中,某项资产应当进行交易的价值估计数额。当事人双方应各自精明、谨慎行事,不受任何强迫压制。

资产评估中的市场价值,是指资产在评估基准日公开市场上最佳使用状态下最有可能实现的交换价值的估计值。或者说评估资产价值所依据的所有信息资料都来源于公开市场的资产评估结果是市场价值。关于市场价值所依据的公开市场可能存在着区域、级次等的区分,也就是说,资产评估中的市场价值可能存在着不同区域范围的市场价值和不同级次的市场价值等。

二、简答题

5. 简要说明作为会计要素的资产和作为资产评估对象的资产之间联系与区别。

【答案】(1)两者产生的前提条件不同,会计学中的资产严格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同时是以企业会计主体不变和持续经营为前提假设的。而作为评估对象的资产是用于发生产权变动、会计主体变动或者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资产计价无法反映企业资产价值时的估价行为。

(2)二者的目的不同。会计要素的资产是就资产论资产,使货币量能够客观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量。作为评估对象的资产是就资产论权益,资产评估价值反映资产的效用,并以此作为去得收入和确定它在新的组织、实体中的权益的依据。

(3)操作执行者不同。资产计价是由本企业的财会人员来完成的,只要涉及与资产有关的经济业务均需要计价,是一项经常的、大量的工作。而资产评估则是由独立于企业以外的具有资产评估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完成的。

6. 运用市场法评估债券与股票价格需具备哪些前提条件?

【答案】运用市场法评估债券与股票价格的前提条件:

(1)债券、股票具有高度流动性,即可在市场上自由买卖、贴现;

(2)市场交易情况正常,不存在垄断和过度投机行为,市场能形成债券、股票的公平市价。

(3)用市场法评估上市公司股票时,在股市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对加权平均价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7. 什么是机器设备的功能性贬值? 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机器设备的功能性贬值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它是一种由于无形磨损而引起的设备价值损失。功能性贬值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由超额投资成本所致的功能性贬值;由超额运营成本所致的功能性贬值。

(1)由超额投资成本所致的功能性贬值及其估算——第Ⅰ种功能性贬值

超额投资成本产生的原因在于:技术进步导致劳动效率提高,使得重置与原功能相同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设备的制造成本下降,从而造成原设备的价值贬值。具体表现为原有设备价值中存在不被社会承认的超额投资成本。

(2)由超额运营成本所致的功能性贬值及其估算——第Ⅱ种功能性贬值

超额运营成本产生的原因在于:由于技术进步出现了性能更为优越的新设备,使原有设备相对新设备而言,在功能、性能方面落后而引起运营费用的增加。即新技术的发展,使新设备比旧设备运营成本降低。超额运营成本所致的功能性贬值就是设备未来超额运营成本的折现值。

8. 如何理解建筑物评估的房地合一原则?

【答案】房地合一原则是进行建筑物的评估时,要将建筑物与土地的综合体作为估价对象。 尽管建筑物和土地是可以加以区别的评估对象,而且土地使用权可以独立于房屋建筑物存在,但是,由于两者在使用价值上的相互依存和价格形成中的内在联系,在用市场法进行评估时要把

两者作为相互联系的综合体进行估价。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房屋建筑物和土地相结合使房产最终成为商品。对于建筑物来说,它总是依托于一定的土地,土地的开发成本往往隐含在房屋建筑物价值中,土地使用价值此时可通过房产来反应。

(2)建筑物环境质量的区别是由土地产生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物价格。环境质量的好坏不取决于建筑物本身,而是与土地的不可位移性相关。房地产的总收益是土地和建筑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9. 简述资产评估基本构成要素。

【答案】资产评估作为一种评价过程,会涉及以下基本的评估要素:

(1)评估主体,即从事资产评估的机构和人员,他们是资产评估工作的主导者。

(2)评估客体是指被评估标的物,在给定相应条件后,评估客体就成为了资产评估的具体对象,即评估对象。

(3)评估依据,也就是资产评估工作所遵循的法律、法规、经济行为文件、重大合同协议以及取费标准和其他参考依据。

(4)评估目的,即资产业务引发的经济行为对资产评估结果的要求,或资产评估结果的具体用途。它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制约着资产评估的条件,以及价值类型的选择。

(5)评估原则,即资产评估的行为规范,是调节评估当事人各方关系、处理评估业务的行为准则。

(6)评估程序,即资产评估工作从开始准备到最后结束的工作顺序。

(7)评估价值类型,即对评估价值质的规定,它对资产评估参数的选择具有约束性。

(8)评估方法,即资产评估所运用的特定技术,是分析和判断资产评估价值的手段和途径。

(9)资产评估假设,即资产评估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假设等。

(10)资产评估基准日,即资产评估的时间基准。

以上基本要素构成了资产评估活动的有机整体。

10.采用工程进度法时,是否应考虑折扣因素?

【答案】采用工程法时,应该考虑折扣因素。

工程进度法是根据在建工程建造完成后的市场价值,结合工程形象进度来估算在建工程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在建工程价值=在建工程建造完成的市场价值×工程完工程度百分比×(1-折扣率)

其中,在建工程建造完成后的市场价值,一般可采用市场法和收益法评估确定。

工程完工程度百分比=[(实际完成建筑工程量+实际完成安装工程量)/总工程量]×100%

折扣率主要是因为考虑到在建工程并未完工,评估中的“在建工程建造完成后的市场价值”是在在建工程能正常完工的假设前提下确定的,但待估在建工程实际能不能正常完工、完工后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并通过验收,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评估师在估算在建工程价格时应根据上述不确定因素及在建工程的完工程度确定一个折扣率,以准确地揭示市场对在建工程价值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