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0新闻史论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1

  摘要

一、词语解释

1. 双向传播模式

【答案】双向传播模式是指信息传递方向既有从传播者传向受众,也有从受众传向传播者。其中受众向传播者的信息传递,称之为信息反馈。双向的传播模式可以通过三条途径传到受众:①通过新闻机构(即通过大众传播工具); ②听别人告诉(即通过群体传播和亲身传播); ③自己亲自经历或亲眼目睹。

2. 舆论导向

【答案】舆论导向是指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倾向。舆论导向直接影响广大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关系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以及党和人民的祸福,因而是新闻工作中一个需要高度重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原则性问题。能否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是检验新闻工作党性的重要标尺。

3. “白虹贯日”事件

【答案】“白虹贯日”事件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言论贾祸事件,发生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于1918年1月派军舰闯入海参威; 同年8月2日,日本政府向西伯利亚出兵七万多人。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鼓舞的日本人民掀起了要求“不干涉俄国”、“立即撤军”的群众示威活动,再加上日本当时正爆发“米骚动”,国民的反战运动如火如茶地展开。在此期间,日本报界普遍表示‘旧本出兵西伯利亚没有明确理由”。为此,先后有56家报纸被寺内正毅内阁勒令停刊。同时,内阁还禁止报纸报道有关“米骚动”的任何消息。寺内正毅的镇压措施,引起报界的强烈不满。1918年8月25日,全国84家报社的新闻记者代表在大阪召开了“关西记者大会”,会议形成决议:要求寺内正毅内阁立即总辞职; 要求言论自由; 拥护确立宪政等。报道这次记者大会情况的《大阪朝日新闻》在提及此事时,使用了“白虹贯日”一语,政府当局以“这一消息是暗示革命”为理由起诉该报。结果,登载这一消息的当天报纸被禁止发售; 发行人兼编辑山口信雄和撰写这条新闻的记者大西利夫被判刑两个月; 社长村山龙平被迫辞职; 包括总编辑在内的许多编辑人员都被迫退出报社。

4.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答案】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社会责任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它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的对事实、受众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和使命,也是社会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5. 民生新闻

【答案】民生新闻是指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