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0新闻史论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2
● 摘要
一、词语解释
1. 舆论监督
【答案】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运用新闻媒介,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的新闻批评。舆论监督借助新闻媒介的传播优势,以公开的方式反映公众对某一社会现象、某个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意见,实际上它是代表公众的意志对社会现实作出的强有力的主动回应,因而在实施社会监督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2. 贴近实际
【答案】贴近实际,是指我国新闻事业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适应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要求,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要从实际出发部署新闻工作,按实际需要推进新闻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新闻工作,使新闻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
3. 新闻要素
【答案】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必需的材料。新闻要有五要素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新闻。新闻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五要素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 (谁)、What (什么)、When (时问)、Where (地点)、Why (原因),都以W 开头,所以,新闻五要素又简称为新闻的五个Wo
4. 报章文体
【答案】“报章文体”是清末时期我国近代报刊文体的一种称呼,广义上,是指当时报刊上的一切新闻文体,狭义上,是指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政论家在报刊活动中创造的一种新颖政论文体。报章文体由王韬开启,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的运用最有影响,因此又称之为“时务文体”。这一文体打破传统古文、时文、骄文在写作上的清规戒律,畅所欲言; 文字浅显易懂,雅俗共赏,同时根据内容需要,使用俗语、韵语及外来词汇句式; 在平易晓畅之余,热情奔放,富于煽动。“时务文体”,不仅戊戌前后风靡一时,而且对辛亥革命乃至“五四”运动以后的报刊文章也有很大影响。
5. “报刊的四种理论”
【答案】报刊的四种理论是由威尔伯·施拉姆提出在其著作《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提出的。这四种理论分别是: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①集权主义理论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其代表是马基尔维利《君主论》,“国家安全高于一切,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严格制约自由讨论和信息的传播。”②自由主义理论兴起于资产阶级革命年代,本质上体现着自有资本主义时代的特征,其代表是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和约翰. 米尔的《论自由》。③社会责任理论是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出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