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安外国语大学会计学841管理学之《组织行为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凝聚力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凝聚力是指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没有凝聚力,一群人不能被称为一个群体。
(1)影响群体的凝聚力的因素
①态度和日标的一致性
当群体成员拥有相似的态度时,他们愿意在一起。同样,个体往往被一个与自己具有相似日的的群体所吸引。
②外部的威胁
外部威胁的存在可以增加群体凝聚力,因为这时群体成员不得不同舟共济、相依为命。与外界的竞争可以导致凝聚力增强,而群体内成员的竞争将导致凝聚力下降。
③群体规模
小群体比大群体有更高的凝聚力,因为小群体为成员们提供了更多的相互交往的机会。群体越大,异质越多,态度和价值观差异也增大,所以大群体凝聚力低。另外,在大群体中,需要更多硬性的工作标准,这也影响了群体成员之间形成自然的、非正式的关系和交往。
④奖酬体制
以群体为单位的奖酬比起以个人为单位的奖酬,会导致更高的凝聚力。以群体为单位的奖励制度可以使成员们意识到他们的命运连在一起,因此增加合作精神。相反,鼓励群体成员之间竞争的奖励制度将削弱群体凝聚力。
⑤班组的组合
以人际吸引、价值观和目标的一致为基础组成的班组有较高的凝聚力。
⑥与外界的关系
一般来说,与外界隔离的群体有更高的凝聚力。这些群体往往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独一无二。隔离也使得群体成员产生同命运感以及共同抵御外界威胁的需要。
⑦群体的绩效
一个成功的群体更容易发展凝聚力。成功使得成员产生优越感,彼此增进好感。而失败则往往使成员们互相埋怨,把别人当替罪羊,这种冲突将减弱凝聚力,甚至导致群体瓦解。
⑧领导作风
领导者的民主作风可以充分地激发起群体成员的主动精神与创造性,在民主的气氛下,领导者有意识地创造优秀的群体规范,这样可以大大地增强群体凝聚力。此外,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群体成员的不同个性特征、兴趣和思想水平等,都会影响群体的凝聚力。
(2)凝聚力的作用
①满意度
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比低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可以得到更大的满足。他们认为作为群体的一员很值得,也很愿意参加群体的活动,并忠诚于群体。凝聚力也使得成员们更加遵守群体规范。 ②沟通
高凝聚力群体中的成员比低凝聚力群体中的成员沟通的机会要多得多。因为凝聚力高的群体成员间往往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互相之间愿意交流,因此有更多的沟通机会。这样的沟通又反过来加深了相互关系和了解的程度,促进了凝聚力的增加。
③生产率
决定凝聚力对生产率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群体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二者相一致,则高凝聚力群体会做出高绩效; 如果二者相违背,则高凝聚力群体会做出低绩效。总的来说,高凝聚力群体比低凝聚力群体更倾向于维护他们的目标。
④群体意识
凝聚力高的群体容易形成群体意识。在凝聚力过强的群体中,是不能容忍异议的。对这样的群体来说,最有价值的是大家一致,而不是做出高绩效。群体意识的另一个表现为高凝聚力群体成员一致对外。凝聚力使得群体成员产生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导致成员们对外界的敌视和排斥。
2. 群体规范有哪些功能? 如何对群体规范进行诱导与控制?
【答案】规范是群体成员建立的行为准则。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
(1)群体规范的功能
一般来说,群体规范具有以下四方面的功能:
①群体支柱的功能
群体规范是一切社会群体得以维持、巩固和发展的支柱。群体规范越能被群体成员所一致接受,则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群体也越团结
②评价准则的功能
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的行动准则,因此,群体成员要以群体规范来评价自己和其他成员的行为。 ③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功能
群体规范的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体舆论中。这种群体舆论是大多数成员对某种行为的共同评论意见。当某些成员的行为举止与群体规范相矛盾时,多数成员会根据群体规范对这种行为做出一致的判断或批评。这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共同意见,对个人行为具有约束作用,使其不至于违反群体规范。
④行为矫正功能
群体成员如果违反了规范,就会受到群体舆沦的压力,迫使他改变行为,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因而,群体规范具有行为矫正的功能。
(2)群体规范的诱导与控制
作为管理者,应强化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规范,而削弱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规范。阿尔文. 赞德
提出一套可以达到这两个目的的指导原则。
①强化群体的规范遵循的原则
a. 向群体成员解释群体的规范和他们的愿望基本一致,不需要牺牲多少东西;
b. 奖励那些遵循群体规范的成员;
c. 帮助成员了解他们是怎样为完成群体目标做贡献的;
d. 在建立规范时,给所有成员发言的机会,因为只有自己建立的规范,自己才更愿意遵守; e. 让成员知道,不遵守群体的规范将受到驱逐(但也原谅悔过的成员)。
②削弱群体的规范的手段
a. 找出志同道合的成员,与他们联合起来;
b. 与志同道合的成员讨论你的观点和计划,与他们建立联合阵线;
c. 防止内部分歧;
d. 坦言你的所作所为,不怕压力;
e. 宣传与你合作的好处与报偿。
二、简答题
3. 组织竞争力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答案】组织竞争力,是指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的综合制胜能力。而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所独有的可以导致竞争制胜的,难以为对手复制的能力。组织的竞争力的三个组成部分具体如下:
(1)政治力
政治力主要是指政府的作用、政策的作用、政治活动的作用。无论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在同行业的竞争中,都有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即政治环境,它包括:
①政局是否稳定。政局混乱对这些基层组织都无异于一场灾难。
②政府政策对谁有利。国内外企业和事业单位通常都在进行上层公关,目的是影响政府政策,取得有利的政策环境。
③政府政治活动所提供的机遇。地方政府之间的互访、招商、经济合作,中央政府的国际访问、合作项目,都为一部分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了机遇,而另一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则只能自叹命运不济。
组织应该通过公关活动,与政府建立和谐的关系,并增强对政府政策的影响力,就可以有效地获得竞争中的强大政治力。
(2)经济力
经济力是指切实存在的生产力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科技、管理,这些要素缺一不可,其综合实力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的竞争力。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管理是效益的源泉,物力和财力是基础,而人是上述各要素的主体,离开人才,上述要素都要人打折扣。人力资源实际上是经济力的核心。
(3)文化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