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合阳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研究

关键词:合阳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大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近几年来关于全国农村经济的整体状况的研究比较多,而结合各个地带不同类型县域具体条件的研究却不多,尤其是对占有相当比重中等发展水平的农业县研究少。陕西省合阳县是我国中部地带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县,对其农村经济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必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此研究不仅可以指导合阳县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也是我国县域经济理论的丰富,也可以为同类县制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全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在明确农村经济概念的基础上,对合阳县农村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详细叙述和深入分析。该县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良好,光照、热量条件优越,动植物种类多,以煤和磨刀石为主的矿产资源较丰富。突出的不利条件是水资源贫乏。经详细分析总结可知,合阳县自然资源条件比较好,但其自然资源不具备战略意义,不具备区级间的绝对优势,所以不可能选择以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战略。合阳县社会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劳动丰富而文化素质较低,工业发展速度快但当前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状况、邮电服务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该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主要采用统计数据比较法、农业生产函数和产业结构变动偏离度对该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状况以及产业结构变动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通过多方面的数据对比,明确了该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全省中等偏下的位置,以及它与条件相似的邻县间的发展差距,突出的问题就是它的农业产值份额过大,农村工业发展不足。运用生产函数分析,得出该县二十年间农业总产值增长的主导因素是化肥投入和机械动力投入的增加,而劳动力增加缓慢,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最后采用产业结构变动偏力度指标反映八十年代该县产业结构变化状况。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着非常复杂的变化,同时也遵循一定规律。经对比研究发现,该县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间的变化不协调,产值结构变化大大超前与就业结构变动。据此可以揭示出该县劳动力大量滞留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西东的速度较慢。 第三部分是在前两部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和观点,制定该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规划。所谓持续发展,就是在满足当前的工农业发展需求下,不损害、不掠夺将来持久发展的需求。其强调的是一种重视环境保护,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发展观。针对该县所具有的基本条件和现在存在的问题,指出该县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大力调整各个层次的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发展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减少以至于取消棉花种植;发展持续农业,在生态环境基础上加大现代化科技投入,使农业真正成为农村各行各业迅速发展的基石和保障。总结以上思路,提出该县持续发展的模式为"农业生产高效稳固,农村工商贸综合发展"。为了确保农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还必须从人口和资源环境等方面予以保证。合阳县人口数量大,且增长势头猛,已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制定经济发展策略的同时,必须制定对应的人口政策,减轻人口压力,把提高人口素质放在首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力。另一方面是要合理利用各类资源,保护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实现农村经济真正持续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