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4企业管理综合之《企业管理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公司如何使营销部门和生产部门协调行动,来控制供给和需求,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答案】公司应该采用以下方法来协调营销部门和生产部门的行动,来控制供给和需求,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1)公司必须设计出这样的激励因素,营销部门和生产运营部门可以将各自的工作协调起来,这样可以使定价和总体计划也相互协调。通常说来,需要由一个专人或小组来负责这项协调工作,因为这种协调常常需要各个小组打破他们常规的做法,所以需要整个组织的支持,包括首席执行官的支持。

(2)在制定战略决策时将可预测变量考虑进来。

(3)主动控制可预测变量。公司经常关注他们如何才能有效地掌握可预测变量。这常常体现在公司运营中,他们通过供给管理来更好地应付可预测变量。在观测到的旺季需求来临之前,营销部门和生产运营部门将他们控制可预测变量的计划协调起来很重要。这种协调使公司可以事先控制可预测变量,以此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2. 领导者和管理者有什么区别?

【答案】领导者与管理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区别主要体现为:

(1)在一个组织里,领导者把组织目标灌输给下属,诉之于崇高的价值观,使每个成员觉得必须对组织和国家有所贡献,借此激发力量; 管理者则诉诸收入、地位以及安全感这一类现实需要控制并指使下属的力量。

(2)领导者既存在于正规的组织中,也存在于其他非正规的群体中; 管理者只存在于正式组织中。领导者带动每个成员的创造力,并鼓励其勇气; 管理者只要求别人绝对服从,照章办事。

(3)领导者是一个组织的灵魂和精神支柱,而管理者则是一个组织的组织者或枢纽。由此看来,领导者与管理者履行的职责不一样,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3. 何谓绩效与绩效管理? 企业如何实施绩效管理?

【答案】(1)绩效与绩效管理的定义

绩效是经过组织评定的工作行为表现与工作结果。企业界有四种代表性的价值观:

①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为股东利益最大化;

②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为了创造和维持社会的和谐;

③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

④企业存在的理由是实现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合作者、政府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适度与均衡。

绩效管理是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某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和下作结果方

面的信息情况的过程。作为评价每一个员工工作结果及其对组织贡献的大小的一种管理手段,每一个组织都在进行着绩效考核。企业在设计绩效评价体系时应明确组织绩效、流程绩效、岗位绩效之间的关系。

(2)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一般程序

①确定绩效目标。

②收集相关信息。

③设计绩效指标。

④制定考核方一案。

⑤为一案贯彻执行。

⑥监督、反馈、调控。

⑦考核、评估、沟通。

⑧奖酬兑现/绩效整改。

绩效管理的目的主要是进行绩效控制、薪酬管理、职务晋升、培训与发展以及管理沟通。

4. 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关理论主要有哪些?

【答案】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关理论主要有:

(1)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市场的不完全性要求从事跨国生产的企业必须拥有某些可转移的优势,才能同熟悉当地社会环境、市场和商业条件的东道国企业进行竞争,获取利益。垄断优势主要包括:

①产品研究开发与生产技术优势。

②生产规模经济优势。

③资本规模与资金优势。

④国际经营的管理与人才优势。

⑤多国经营的市场营销网络与资源配置优势。

(2)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市场交易难以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于是企业投资于这些中间产品的生产,将其生产内部化,以企业内部市场取代外部的不完全性市场,以达到降低市场交易成本、避免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运用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进行合理的国际避税,使公司整体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3)区位优势理论

区位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国际企业向某个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是为了获取该地区所具有的区位优势,以利于企业提高竞争能力。

(4)产品周期理论

维农(RaymondVernon )于1966年提出产品周期理论,用“产品周期”解释国际贸易与国际间直接投资现象。维农把产品周期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产品一个阶段,并以产品创造

发明国、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三种类型国家在产品周期小同阶段的生产、进出口和消费特点分析对外直接投资过程。

(5)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三种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①所有权优势。所有权优势是国际企业拥有的一种东道国当地竞争者所没有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是该企业所特有的、独占的、可在公司内部自由移动的,并能够使企业克服国外生产所引起的附加成本和各种风险。

②内部化优势。内部化优势指国际企业利用具有的所有权优势到国外进行直接投资,使其内部化而获取的收益优势。

5. 运输与配送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1)运输与配送的区别

①活动范围不同

运输是在大范围内进行的,如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等; 配送一般仅局限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范围之内。

②功能上存在差异

运输是实现以大批量、远距离的物品位置转移为主,在运输途中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存储功能; 配送以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物品的近距离转移为主,但同时要满足用户的多种要求,如多个品种、准时到货、多个到货地点、小分量包装、直接到生产线、包装物回收等。为了满足用户的上述要求,有时需要增加加工、分割、包装、存储等功能,因此配送具有多功能性。

③运输方式与运输工具不同

运输可采用各种运输工具,只需根据发货地点、时间要求、到货地点以及经济合理性进行选择即可; 配送则由于功能的多样化,运输批量小、频率高,主要是以汽车或小型汽车为主。

(2)运输与配送的联系

①运输和配送有着紧密的联系。运输活动必须通过运输工具在运输线路上移动才能实现物品的位置移动,它是一种线路活动; 配送以送为主,属运输范畴,也是线路活动。

②运输与配送具有互补关系,运输再配以搬运、配送等活动,就能圆满完成改变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

6. 国际企业经营战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国际企业经营战略包括一般战略、竞争战略、多样化战略与跨国战略。

(1)国际企业经营的一般战略与国内企业相似,主要有差异化战略和低成本战略。

(2)国际企业的竞争战略主要有国际市场上的进攻性与防御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