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素和音节

【答案】音素和音节是语言中的两个基本的语音单位。

(1)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节由音素构成,如“刊(kan )" 它可以划分出“k.a.n ”三个音素。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素是具体存在的物理现象。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例如,“爸”(ba )从音色的角度可以划分出“b ”和“a ”两个不同的音素。“刊”(kan )可以划分出“k , a , n ”三个音素。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2)音节

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每发一个音节时,发音器官的肌肉,特别是喉部的肌肉都明显地紧张一下。每一次肌肉的紧张度增而复减,就形成一个音节。几次紧张就有几个音节。一个音节可以只有一个音素,也可以由几个音素合成。例如“西安是一个美丽的古城”(xi an shi yi ge mei 1i de gu cheng),发音器官紧张十次,是十个音节,写下来是十个汉字。一般说来,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2. 意音文字

【答案】意音文字是一种既代表语素,又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意音文字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指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提示音的字符称为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称为义符。汉字就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3. 反义关系

【答案】反义关系是指意义相反的一对词之间的关系。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称为反义词。它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反义词在修辞上有对比作用,可利用来揭露矛盾,突出对立面。

反义关系有互补反义关系和和极性反义关系两种类型。如“长”与“短”、“拥护”和“反对”“生”和“死”,都是互补反义关系,其中不允许插入第二种状态; 而“白”和“黑”、“大”和“小”、“朋友”和“敌人”等都是极性反义关系,其中都还允许第三种情况存在。

4. 音位文字

【答案】音位文字是表音文字中的一种。它是表音文字根据其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划分出的更小的类。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如拉丁字母,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

二、简答题

5. 句子和句法结构有什么区别? 主要的句法结构有哪几种? 举例说明。

【答案】(1)句子和句法结构的区别:句子是表达完整思想的具有一定语法特征的、最基本的言语单位。句法结构是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的格式。

(2)一般语言中的句法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主谓结构 ,直线主谓结构是包含主语和谓语的句法结构。例如汉语“今天初一”“你说”“水冷”

右边的成分都是谓语,直线左边的成分都是主语。

②支配结构 支配结构是包含支配成分和受支配成分的句法结构。例如汉语“看小说”“弹钢琴”“打

,直线右边的成分是受支配成分,左边的是支配成分。 篮球”“念唐诗”

③限定结构

限定结构是包含限定成分和受定成分的句法结构。例如汉语“伟大的祖国”“飞快前进”,“伟大的”“飞快”是限定成分,”祖国““前进”是受定成分。

④并列结构

并列结构是包含两个或几个平等的、起同样作用的成分的句法结构。例如汉语“老师和同学”“调查研究”“整齐清洁”“多快好省”等。从句法关系的角度看,各个并列的成分可以互调位置,这样做不会改变句法关系。

⑤补充结构补充结构中的前一个成分是表示行为或特征的词,补充的成分是表示程度、结果、趋向等等的词,例如“跑得快”“洗干净”“飞上去”“红得发紫”等。

6. 什么是音位? 音位和音素有什么区别?

【答案】(1)音位是一定语言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音位和音素的区别:音素是从生理、物理角度划分出来的语言中的声音的最小单位,音位是从声音在语言中的作用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例如,操汉语普通话的人通常认为“埋“麻“忙”三个词裹都包含同一个元音“a ”一般在标音时也都写作[a],其实这三个词的读音它们分别包含了发音时舌位有前后差别的三个不同的音素。如果从生理、物理的角度来分析,那么[a][A][d]是不同的音素,如果从这些音素在语言中区别意义的作用来看,那么在汉语普通话中同属一类,即同一音位。

7. “毛主席是运用语言的模范,他的语言很值得我们学习。”在这句话中所用的两个“语言”的含义与我们课文中所讲到的“语言”的含义是不是一致?

【答案】不一致。这句话中所用的两个“语言”指的是“言语”,即写作时写下来的话。话都是由某种语言的词按照这种语言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它也有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但它不是这种语言本身。因此,它们不同于课文中所讲到的“语言”,我们课文中所讲到的“语言”指的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8. 辅音怎样分类?

【答案】辅音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类,一方面是发音部位,一方面是发音方法。辅音的发音部位指的是发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地位。辅音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形成阻碍以及克服阻碍的方式。

(1)根据发音部位,可把辅音分为双唇音、唇齿音、齿间音、舌尖齿敞音、舌尖前领音、舌叶前领音、舌面中领音、舌面后颖音、舌根音、小舌音、喉壁音、喉音等。

(2)根据发音方法,可以把辅音分为塞音、鼻音、颤音、闪音、擦音、边音、边擦音、半元音等八种。

(3)广义地说,发音方法还包括清与浊,送气与不送气,以及颗化与非领化等。根据发音时是否带有声带的振动,可以把辅音分为浊辅音和清辅音。根据发音时是否有经过摩擦的气流相伴呼出,又可以把辅音分为送气辅音和不送气辅音。根据辅音在发音时是否扩大舌面和上PPYl 的接触面,还可以把它们分为颚化辅音和非颚化辅音。

9. 说明书面语的保守性。

【答案】(1)书面语保守性的含义

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因而和口语基本一致。但是,口语容易变,书面语比较保守,因而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书面语会落后于口语的发展,产生言文脱节的局面。

(2)书面语的保守性产生的原因书面语具有稳定性,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的局限而流传下来,这是造成书面语保守性的主要原因。

人们只能听到同时代的人说话,听不到早一时期的人说话,这种情况促进口语的演变。可是人们不仅能看到同时代的书面语,也能看到早一时期的书面语,能够模仿早一时期的书面语写文章,因而口语中己经消失的词语和句式,往往在书面语里继续保留。宗教经典,法律条文,它们的权威性叫人们不敢轻易改动其中的字句,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历史、哲学的名著也起着类似的作用。因此在书面语的保守力量特别强的条件下,往往会形成书面语和口语的脱节。中国、印度、阿拉伯国家、古代罗马,都曾出现过这种情况。

总之,书面语具有保守性,会导致文言脱节的现象产生,但是,这种情况只有在文字的使用限于少数人,也就是多数人是文盲的条件下才能维持。一旦文化得到普及,这种情况就必定要被打破,与口语相适应的新书面语一定会取代古老的书面语。

10.语言词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不同语言的词汇是不同的系统,各有自己的特点:

(1)什么样的意义与什么样的语音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的词汇中是不同的。

(2)一个词可以只有一个意义,但也可以有几个意义。

(3)甲语言中用一个词来标志的一定范围的事物,在乙语言中却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来分别标志; 反过来,其中乙语言的一个词所标志的事物在甲语言中却要用词的组合来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