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州大学旅游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

【答案】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指在对该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就该项目的开发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开展调查和研究。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该开发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有:

(1)阐明项目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

(2)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

(3)分析该项口开发和经营方面的微观条件;

(4)分析当地的宏观社会经济条件。

2. 直接旅游企业

【答案】(1)在加盟旅游业的各类企业中,有些企业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业务。而另外有些企业虽然也从事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业务,但因此而获得的营业收入在其营业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在旅游研究中,人们根据这些情况,通常将旅游企业划分为两类,即直接旅游企业和间接旅游企业。

(2)直接旅游企业,是指其主要营业收入来自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企业,因而没有旅游者的存在便将无法生存的企业。这类旅游企业的典型代表便是旅行社、航空公司和饭店企业。

(3)关于旅游业构成的“三大支柱”说实际上是基于对直接旅游企业的观察而提出的; 关于旅游业构成的较为全面看法的认识基础则是既包括直接旅游企业,也包括间接旅游企业,同时还包括支持其业务开展的旅游行政机构和旅游行业组织。

3. 旅游批发经营商

【答案】(1)旅游批发经营商,是指主要经营批发业务的旅行社或旅游公司。批发业务也可理解为组团业务。人们根据从事批发业务的旅行社在使用销售渠道方面存在的差别,将其分为两个亚类:

①旅游批发商在组合出包价旅游产品后,自己不直接面向消费者大众出售这些产品,而是通过第三方,即通过独立的旅游零售商,向消费者大众进行零售;

②旅游经营商在组合出包价旅游产品后,除了通过独立的旅游零售商向消费者大众销售之外,还通过自设的零售网点进行销售。

(2)旅游批发经营商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集中化程度比较高,因而这类旅行社企业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在组团来华旅游的欧美旅行社中,绝大多数都是旅游批发经营商。

二、简述题

4. 简述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

【答案】纵观近些年来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主要表现有以下一些特点:

(1)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发展,无论是在旅游人次上,还是在旅游消费总额上,都己大大超过入境旅游市场。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仍有着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2)短程旅游所占比重大

目前我国国民中多数人的旅游支付能力仍比较有限,加之带薪年假制度在我国尚未普及,多数人所拥有的闲日段时间仍很分散,所以国内旅游活动的开展多表现为短程旅游。

(3)旅游活动的开展形式以散客为主

在国内旅游活动中,绝大多数旅游者都不使用旅行社提供的商业性服务。

(4)旅游消费总额增长速度快,但人均消费水平仍显较低

从全国国内旅游消费开支总额看,从1978年的18.4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5285.86亿元,可见增长速度很快。但国内游客人均消费额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这说明,我国国内旅游的人均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在某种程度上,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目前仍属于人次规模扩张型,在质量上仍显较低。

5. 简述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现状。

【答案】我国旅游业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由三部分人构成:来我国内地旅游的外国人(包括外籍华人); 来我国内地旅游的海外华侨; 来我国内地旅游的港澳台同胞。中国旅游业的入境旅游市场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即港澳台市场和外国人市场。中国入境旅游的外国人市场依次为:亚洲市场; 欧洲市场; 美洲市场; 大洋洲市场; 非洲市场。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现状如下:

(1)与20世纪so 年代时的情况相比,其中欧洲市场的排序已由过去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原因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欧洲来华旅游者的数量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进入21世纪后,中国旅游业主要国际旅游客源国的构成范围和排序情况基本上已经趋十稳定。

(2)在20世纪的整个80年代中,中国旅游业主要国际客源国的构成范围和排序情况相对比较稳定。近距离的周边国家和远距离的欧美国家各占一半。但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旅游业主要国际客源国的构成范围和排序情况陆续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和蒙古这4个周边国家的来华旅游人数迅速增加,并使得这些国家皆进入了中国旅游业的10大国际客源国之列。

②日本和美国虽然维持了其作为中国旅游业主要国际客源国的地位,但在国际来华旅游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开始时有下降。

③欧洲的来华入境游客数量虽然一直在不断增多,但增长速度缓慢,而且在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呈下降趋势。

上述情况反映出,我国旅游业主要国际客源市场的构成,已呈明显的近程化发展趋势。根据这一趋势,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今后将更加集中于亚洲。这一符合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构成规律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市场已经趋于成熟。

三、论述题

6. 列举井解释旅游产品的特点。

【答案】与实物产品相比较,旅游产品的特点主要包括:

(1)无形性

①旅游产品都属于非物质的无形产品,主要表现在:

a. 旅游产品对于旅游消费者来说是一种“经历”;

b. 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则是借助一定的设施设备面向旅游消费者市场提供的旅游服务。

②旅游产品的无形性特点决定了旅游消费者在就某一旅游产品做出购买决策之前,难以对其品质进行查验,也决定了旅游营销者只能借助附有文字说明的图片和录像资料等手段使这一无形产品有形化,以促使旅游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2)不可转移性

①旅游产品具有在空间上不可转移的特点。即使是进入流通领域后,旅游产品本身仍固守于既定的空间。

②借助提供旅游服务的相关设施设备的所有权具有不可转移的特点。旅游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后,这一买卖交易并不导致有关服务设施设备所有权的转移,而只是有限使用权的交付。

(3)不可储存性

①旅游者购买或预订旅游产品后,旅游企业只是向买方交付该产品在规定时间内的使用权。如果买方届时未能使用,则须按双方事先的协议,承担因此而给卖方带来的损失。在旅游供应商方面,届时未能售出的旅游产品无法积存起来留待日后继续出售。旅游产品的效用和价值不仅捆绑在空间上,而且也捆绑在时间上。

②不可储存性决定了很多旅游企业有必要对其产品或服务实行差别定价,以及采用各种必要的营销手段去刺激和影响市场需求,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设施设备的使用率。

(4)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①旅游服务产品都是在顾客来到生产现场时,才进行生产并交付顾客使用,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在同一地点同时发生。旅游者消费该旅游产品的过程,也就是旅游企业生产和交付该旅游产品的过程。同步性也被称为不可分割性。

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并不意味着旅游产品的消费与购买不可分离。大多数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都是提前预订。同时,旅游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也致力于设法使消费者购买或预订有关产品的时间与消费该产品的时间拉开距离。

(5)综合性

①对于旅游目的地管理者来说,该地的旅游产品则是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向其提供的各种接待条件和服务的总和。大多数旅游消费者在选择出游目的地的决策过程中,都不仅仅只考虑该地的旅游吸引物如何,而都是将该地的多种相关服务或单项产品综合起来进行权衡。

②整体旅游产品的这一综合性特点,不仅使其不同于制造业的实物产品,同时也使其有别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