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661中西音乐史、和声写作与作品分析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夏空
【答案】16世纪末西班牙的民间舞曲体裁,17世纪以后进人艺术音乐,时常在歌剧或键盘乐曲中出现,节拍为3/4或3/2,速度缓慢、从容不迫,多为小调,其性格特点相近于帕萨卡里亚,但结构为基于固定和声序列的主调式变奏,致力于夏空创作的巴洛克作曲家有弗雷斯科巴尔第、帕赫贝尔、布克斯特胡德和巴赫。
2. 拼贴音乐
【答案】拼贴(collage )一词来自视觉艺术领域,其本意是指把不同的材料物,如报纸、布块、牛皮纸等粘贴在一起,形成一件艺术品。20世纪70年代前后,这种艺术形式被引入到音乐领域中,即把完全不同的作曲家、流派和风格等音乐粘合在一起,使其作品中引用的材料的时空跨度和对比度等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如将格里高利圣咏、巴赫的赋格和当代爵士等音乐拼贴在一起,就是拼贴音乐。这种音乐通过解构和重组对传统音乐进行新的解释,建立起新的意义。
代表作曲家及作品:美国音乐家克拉姆的《远古童声》和《四个月亮之夜》,德国音乐家齐默尔曼的歌剧《士兵们》,俄罗斯音乐家施尼特凯(Alfred Schnittke)《第三弦乐四重奏》等。
3. 众赞歌
【答案】众赞歌是16世纪路德教派的一种赞美诗歌调,起初是单声部的分节歌,后来出现复调谱曲。歌词运用民族语言德语演唱,旋律素材有来自天主教拉丁文赞美诗的,有来自宗教改革前的德国教会歌曲,也有来自世俗歌曲,但大量是新创作的,马丁·路德的众赞歌《我们的主是坚同堡垒》是著名的例子。17世纪以后,众赞歌旋律常被用在教堂康塔塔和管风琴前奏曲或变奏曲的创作中。
4. 卡农曲
【答案】卡农(canon )是一种复调音乐形式,以连续模仿为基础,当一个声部还未结束时,
,模仿的声另一个声部就以模仿的形式开始。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声部称为“主句”(propoata )
部称作“答句”(risposta )。卡农通常由二至四个声部组成,模仿的声部以各种音程或各种顺序进
14~17世纪赋格, 狩猎曲,入。早期的卡农体裁有罗塔舞曲(rota )(caccia )和追赶曲(catch )(fuge )
成为卡农的称谓。
5. 正歌剧
【答案】严肃庄重的歌剧。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盛行于巴洛克时期至古典主义中期,题
材高尚,采用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写作,演出于贵族府邸或公开歌剧院。意大利诗人和台本作
17~18世纪,家梅塔斯塔济奥是正歌剧主要的剧本作家,写作了27部台本,被作曲家们反复谱曲。
重要的正歌剧作曲家有A. 斯卡拉第、亨德尔和莫扎特。
6.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创作的五幕歌剧,台本根据普希金的同名叙事诗编写,叙述了剧情:基辅大公之女柳德米拉被魔鬼所掳,大公允诺将女儿许配给救出她的勇者,最终骑士鲁斯兰救出柳德米拉与之成婚。歌剧创造了典型的俄罗斯音乐风格,是俄罗斯歌剧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其序曲为交响音乐会的常演曲目。
7. 邓斯泰布尔
【答案】文艺复兴早期享誉欧洲的英国作曲家。留存下来的作品主要有弥撒曲、等节奏经文歌和世俗歌曲等。他用一个固定的定旋律声部来统一弥撒曲各个乐章,以等节奏型来处理经文歌的各个声部,是“新艺术”成就的延续。他在声部写作时大量并置三六度,对欧洲音乐发展有较大影响。
8. 《叶甫根尼•奥涅金》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三幕歌剧,根据普希金的同名长诗撰脚本,剧情大意为:贵族青年奥涅金拒绝了钟情于他的塔姬雅娜的求爱,而向塔姬雅娜的妹妹奥尔加献殷勤,在与奥尔加的爱人连斯基的决斗中,击毙了连斯基。奥涅金远走他乡若干年后返回,在舞会上重逢塔姬雅娜,求爱不成悻悻离去。歌剧以抒情的笔调,对人物进行了细腻透彻的心理性格描绘,是作曲家富于特色的心理歌剧。
二、简答题
9. 古希腊音乐文化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答案】(1)古希腊音乐向我们展示了非凡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和谐学与伦理学的角度上都对音乐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使其音乐理论成为一个具有非凡统一和逻辑的理论体系,对西方的音乐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在音乐形式上,希腊音乐已包含有民间音乐与艺术音乐两种因素,这种音乐的发展轨迹始终延续到后事。
(3)古希腊出现的悲剧是戏剧与音乐的结合,这已音乐形式直接影响了后世西方音乐中歌剧的产生与发展。
(4)古希腊音乐中对于乐器的发展和重视,为西方音乐中器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里拉琴与阿夫洛斯管作为弦乐与管乐的前身,推动了西方管弦乐的发展。
(5)古希腊音乐中合唱的高度发展,在奠定了主调风格的同时为复调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可能。(6)古希腊的音乐同其他艺术的蓬勃发展,共同构建了西方文明的基石。
10.简述贝里奥及其艺术成就
(1)人物简介
卢恰诺·贝里奥(L.Berio , 1925~),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
(2)代表作品
《序列》,女声、竖琴和为打击乐所作的《圆形》,为钢琴、长笛、双簧管、中提琴、长号、人声等所作的《顺序》,长笛、小提琴、两架钢琴和合奏组的《协奏速度》,两架钢琴的协奏曲,管弦乐《诺内斯》《运动I 》,一系列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曲《阿利路亚》,电子音乐《变异》《前景》,歌剧《去吧! 跳呀! 》,为八个歌手和乐队所写《交响曲》等。
(3)艺术成就
①贝里奥的音乐创作遍及新音乐的各种形式,作品中体现出现代音乐中各种重要的倾向和流派; 同时,他又以意大利抒情风格为基础,创作出色彩绚丽、寓于戏剧性的作品,从而获得广泛的世界声誉。
②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人声的独特处理上,而且在该方面取得了系统化的成果。他把人声和语音也作为音源,强调人声的音色、读音的声调和语素的声效而不注重语义,并在现代文学、诗歌等姊妹艺术中汲取语音素材、表现意向和形式依据,网此其音乐显得复合而自由。要了解20世纪下半叶的西方音乐,贝里奥的作品无疑足绝佳的窗口。
【答案】
11.简述D. 斯卡拉蒂与他的奏鸣曲。
【答案】(1)人物简介:
D. 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 1685~1757),是意大利作曲家、演奏家,A. 斯卡拉蒂的儿子,共作有555首奏鸣曲以及歌剧、清唱剧和其他圣乐,在古钢琴音乐领域有较大贡献。
(2)艺术成就:
,每首主要体现在他的555首奏鸣曲上,这些作品实际上是为钢琴而作的练习曲(Esercizi )
都是两段体的单乐章作品,分别解决一个技巧问题或发明一种音响效果,如快速双音经过句、双手交叉演奏、短倚音(acciaccatura )或“挤人的音符”等。
12.法国的游吟诗人及其音乐特征。
【答案】(1)游吟诗人的发展过程:
游吟诗人(troubadours 或trouvere )于11世纪最先出现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12世纪下半叶,这里的抒情诗发展到盛期。北方的游吟诗人在12世纪末开始出现,13世纪初,由于战争原因,游吟诗人的中心转向了北方。
游吟诗人群体的构成包括宫廷贵族和骑士阶层,还有许多有才华的下层诗人音乐家。游吟诗人不仅创作诗歌、谱写曲调,还演唱。游吟诗人因语言的不同,被分成法国南部的游吟诗人(Troubadours ,称为特罗巴多)和北部的游吟诗人(Trouvere ,称为特罗维尔)。
(2)音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