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8行政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公共行政对外职能和对内职能的主要内容。

【答案】公共行政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是相关政治权利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经由一定的过程,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实现彼此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契合,从而赋予国家行政机关在广泛的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各种任务的总称,是国家行政机关因其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地位而产生,并由宪法和法律加以明确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种职责的总称。

(1)公共行政的对内职能有:①专政职能。政府要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镇压叛国、分裂国家和颠覆政府的活动,惩办和改造各种违法犯罪分子,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各种行为。专政职能目的是要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和秩序。②民主职能。民主首先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我国政府的民主职能,主要是提高行政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做到重大政情让人民知晓、重大决策让人民讨论; 疏通和不断增加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完善公民监督检查行政活动的机制。③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全部活动,目的在于维护特定的经济基础,促进经济繁荣。④文化职能。文化职能也是政府行政职能中最古老、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其目的在于影响和控制公民的社会化过程,增进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并对公民的精神生活进行引导。政府往往成为推动公民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而文化职能的发挥又成为强有力的工具。⑤社会职能。政府的社会职能在这里是指除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之外政府所具有的管理社会生活领域中公共事务的职能。它是通过专门机构对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事业进行管理,来保障和改善公民的社会生活。

(2)公共行政对外职能包括:①保卫职能。政府通过征兵、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军事科研、国防工程建设等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能力,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的完整,保卫国家的安全。②外交职能。政府可以通过外交外事活动,参与国际事务的解决,提升本国影响力加深本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实现自身利益。

2. 简述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

【答案】(1)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定义

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是指管理工作由业务内行再转变为领导、管理工作的内行。它是领导、管理工作科学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2)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意义

准确地认识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有着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①在领导、管理工作实际方面,准确认识专业化的意义在于

a. 领导、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需要;

b. 纠正被扭曲的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标准,是科学选才用人的需要;

c. 有利于提升领导、管理者专业素质。

②在理论方面,准确认识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有利于领导、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3)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实现途径

实现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途径是多样的。但这里的专业化,既不等同于业务知识专业化,也不等同于领导、管理学专业的文凭化。

关键是各级干部要树立起实现第_个专业化的转型意识,抓紧自学,接受各种培训、进修,自觉地掌握领导、管理理论与方法,注意总结提高,探求领导、管理工作的固有规律,较快、较好地实现由有专业知识与技术的“硬专家”领导、管理,向具有战略决策、组织指挥、教育与激励及协调与控制能力等的“软专家”领导、管理的转变,成为“双内行”(业务内行和领导、管理内行的新型人才),出色地完成担负的领导、管理工作任务。

3. 简述制定政策方案时所遵循的原则。

【答案】政治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政策问题必然牵涉很多方面的利益和行为。在不同的立场看问题,就有不同的理解和利益计算方法,会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它们可能是相互替代的,也可能是互补的,但制订方案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信息性原则

掌握充分的信息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政策问题是具体的,政策方案必须基于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广泛性。信息缺乏和信息错误都将导致政策方案的失败或者缺乏可行性。

(2)系统性原则

任何一个政策问题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问题相互关联,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络和系统。另外,政策问题本身就涉及各种利益团体和参与者,因此,必须把认清受政策影响的对象,把政策对社会系统的影响统一起来分析。

(3)预见性原则

政策是针对现实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但它产生既定的效果往往是在一定时期之后。这时,问题的程度、大小、性质、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可能发生了变化,因此,方案的制订要有较强的预见性和适应性。

(4)灵活性原则

政策方案是针对某一时期某一问题所提出的,一旦正式成为公共政策,它将具有强制约束性,即具备某种刚性。然而,突发或紧急情况的出现会对政策造成挑战,因此,政策方案要有矫正和改善的空间,避免由于过分的僵化影响了政策的变迁,从而使政策缺乏连续性。

(5)可行性原则

制定政策就是为了实施,只有符合现实条件的政策方案才具有可行性。在准备政策力一案时,必须充分估计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除了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外,还要注重价值理性及非理性的因素的影响。这与信息收集密切相关。

只有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制定政策方案,方案的形成才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所制定的方案才能在解决政策问题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 行政人员的权利。

【答案】公务员权利是指法律对公务员可以享有某种利益或可以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国家给予公务员达到某种要求或实现某种法定利益的合法手段和可能条件,公务员可依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运用这些合法手段和可能条件去实现某种行为。任何机关和个人不得侵犯。对公务员来说,大部分权利是有选择性的,这些权利如同时又具有义务的性质,但不得放弃。国家公务员享有的权利是:

(1)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

(2)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

(3)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4)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5)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6)提出申诉和控告;

(7)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辞职;

(8)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5. 简述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为:

(1)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协调统一的保证

行政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为了保证系统内行政活动的协调和统一,就需要行政领导的统一意志和统一指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行政机构日益庞大,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行政日常事务日益复杂,行政人员不断增加,统一意志和统一指挥的行政领导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尤为突出。行政管理既有纵向层次的区别,又有横向领域的划分。形成统一的意志,实施统一指挥,是对所有行政管理的共同要求。

(2)行政领导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行政领导是一种具有管理性质的社会活动,行政管理过程与行政领导过程是交叉的。就具体过程看,行政管理是通过各环节连接起来的链条,其中主要环节有建立行政组织、选才用人、收集信息、确立日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调节完善等。这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出主意”、“用干部”是行政领导的根本职责。正是这两种领导职责构成了有效的行政管理活动,并贯穿于行政管理活动过程的始终。

(3)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