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之社会研究方法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邮寄填答法

【答案】邮寄填答法的一般做法是:研究者把印制好的问卷装入信封,通过邮局寄给被调查者,待被调查者填答后再将问卷寄回调查机构或调查者。在寄给被调查者问卷时,一般应该同时附上已写好回邮地址和收信人(或收信单位)、且贴好足够邮资的信封,以便于被调查者将填答好的问卷顺利寄回。

邮寄填答法的优点如下:

(1)可以省掉访问员的报酬和旅费(这意味着同样多的经费可以甩来调查更多的对象);

(2)不受空问距离和障碍的限制,几乎没有它调查不到的地方。

(3)特别地省时、省力、省钱。可以说,邮寄填答法是调查研究中最方便、最便宜、代价最小的资料收集方法。

邮寄填答法的缺点如下:

(1)它需要有调查对象的地址甚至姓名。然而,对于许多调查研究来说,并不存在一份现成的和完整的总体成员的名单,因此,邮寄调查的样本往往无法抽取,问卷也不知道该往哪里寄。

(2)问卷的回收率难以保证。

2. 实验室观察

【答案】实验室观察是指在备有各种观察设施的实验室内,对研究对象进行的观察。这种观察方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经常应用。由于实验室观察有一定的条件要求,且观察的范围和对象又受到一定的局限,所以在社会研究采用此法的很少。

3. 调查研究

【答案】调查研究是指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调查研究的主要特征包括:

(1)调查要求从某个调查总体中抽取一定规模的随机样本; 这种随机抽取的、有相当规模的样本特征往往是其他研究方式所不具有的。

(2)资料收集需要采用特定的工具,即调查问卷,且有一套系统的、特定的程序要求。

(3)研究所得到的是巨大的量化资料,且必须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完成资料的统计分析,才能得出推论总体的结论。

4. 定比测量

【答案】定比测量又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定比测量除了具有上述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之外,还具有一个绝对的零点(有实际意义的零点)。所以,它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是否有实际意义的零点(绝对零点)的存在,是定比测量与定距测量的唯一区别。

5. 构造效度

【答案】构造效度又称结构效度。它通过利用现有的理论或命题来考察当前测量工具或手段的效度。结构效度涉及一个理论的关系结构中其他概念(或变量)的测量。

二、思考与实践

6. 文献研究方式区别于其他几种研究方式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案】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其他几种研究方式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一它们都要接触研究对象,都要收集和使用直接从社会成员那里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而文献研究方式则与它们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它的不介入性和无反应性,它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而是去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图片、以及其他信息形式存在的第二手资料一一文献资料。

7. 试简要说明变量的四种类型。

【答案】变量的定义:一般来说,概念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概念仅仅标识某类现象。另一类概念则往往包括若干个子范畴、属性或亚概念,它们反映出概念所指称的现象在类别、规模、数量、程度等方面的变异情况。

根据变量取值的性质不同,可以把变量分为类别变量、顺序变量、间距变量和比率变量四种类型。对应的测量层次分别称为定类层次、定序层次、定距层次和定比层次。

(1)类别变量,也称为定名变量,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

(2)顺序变量也称为等级变量。定序变量的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或者说,定序变量可以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区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的序列。

(3)间距变量也称为等距变量或区间变量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表示它们相互之间不同等级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

(4)比率变量也称为等比变量或比例变量。比率变量除了具有上述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之外,还具有一个绝对的零点(有实际意义的零点)。所以,它表示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

上述四种变量的测量层次是由低到高,逐渐上升。测量高层次变量的方法具有测量低层次变

量方法的所有功能,即它既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可以测量的内容,也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所无法测量的内容; 同时,测量高层次变量的测量方法还可以作为测量低层次变量的测量方法处理。

8. 举例简述理论检验的步骤。

【答案】理论检验过程是指以理论为起点,通过演绎推理,作出预言或预测,并通过对实际事物的观察来检验预言的正确性。

举例分析理论检验的步骤

(1)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例如,“由于流动和熟练劳动力的需要,工业化是扩大式家庭减少和核心家庭增加的主要原因。”

(2)由理论导出(演绎出)一组概念化的命题。比如,根据上述理论,可以逻辑地导出下列一组命题:

第一,一个国家越工业化,其家庭结构就越倾向于核心家庭化;

第二,在任何国家中,农村地区扩大式家庭结构的特征强于工业化的城市地区;

第二,因工作而迁移的人,比那些没有迁移的人,与扩大式家庭的联系更弱。

(3)用可检验的命题形式即假设的形式重述概念化命题。这一步即是将命题“操作化”为假设。如前所述,假设是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这些变量是经验可测的。理论检验的这一步包括操作化的全部任务,即决定如何把抽象的概念“翻译成”具体的、可直接观察的事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可检验的词句重述这些命题,我们也才能清楚地知道需要观察什么。例如,将“工业化”操作化为“汽车产量”、“每百户电话拥有量”等等。

(4)收集有关的资料。即根据操作化以后的命题,采用调查、实验、观察或访问的方法,收集所需的资料。比如,对于上述假设,我们就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

(5)分析资料。即看有多少证据支持可检验的命题,有多少证据支持概念化的命题,又有多少证据支持原来的理论。

(6)评价理论。研究结果完全支持原始理论的情况很少,研究结果通常是含糊的和冲突的。理论在某些方面得到支持,而在另一些方面却没有得到。正是这些含糊和冲突促使我们去思考、修正和发展我们原来的理论,从而不断取得进步。当我们企图理解这些与原始理论不一致的事物时,我们实际上又一次开始了理论建构的工作。即我们从已取得的观察中重新概括出与原始理论不同的新的理论(即修正的理论)。而要确认这种修正的理论,同样需要接受严格的检验。

9. 选择一个恰当的研究课题,对于整个社会研究工作来说,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答案】选择研究问题对于做好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开始于对研究问题的选择。“选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这一说法正确地解释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很好地体现出提出问题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的看法虽然主要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