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伤寒诊断有意义的肥达反应结果是() O效价>1:80、H效价>1:160。 O效价>1:160、H效价>1:160。 O效价>1:80。 O效价>1:160、H效价>1:80。 H效价>1:160。
确诊伤寒的主要依据是() 白细胞总数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 嗜酸性粒细胞下降或消失。 发热、肝脏肿大、脾脏肿大。 相对缓脉。 细菌培养阳性。
有关副伤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发热一般急起,少有稽留热。 少见玫瑰疹。 病程多4周以上。 肠出血和肠穿孔等并发症少见。 小儿相对发病较多。
伤寒肠道并发症多发生在病程的() 第6周。 第2周。 第4~5周。 第1周。 第3~4周。
伤寒典型临床表现是() 持续发热.脾大,瘀点,白细胞降低。 持续发热,脾大,攻瑰疹,相对缓脉,白细胞汁数降低。 不规则发热,脾大,瘀点,相对缓脉,白细胞计数升高。 稽留热,脾大,玫瑰疹,白细胞升高。 弛张热,脾大.玫瑰疹,白细胞升高。
儿童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