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信息时代,写作,尤其是英语写作作为信息传播的最主要的手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外语教学中,英语写作技能的培养日益提上日程。近年来,国外对外语写作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颇多,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中过程教学法受到外语界的普遍关注和承认。 而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写作教学一直被忽视,有些教师和教学研究者虽然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收效甚微,而且大部分研究是关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关于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更少。中学阶段的学习是最基本的学习,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良好的语感以及语言功底、学习习惯的形成都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的,正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在这个阶段未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将直接影响到以后进一步的学习。而作为信息传播的最主要的工具之一的写作作为一种能力的培养在此阶段却最容易受到忽视,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词汇有限,语法不熟,技巧粗糙,就不进行或很少进行写作训练。抑或也是不重视内容的写作,这是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常常以提示写作(guided writing)或提供主题句的形式出现的写作,使学生根本不需要自己写主题句,不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来阐述自己对论题的观点,这大大地抑制了学生对内容挖掘的主动性,不利于开发他们的思想和解放他们的思维方式,更不利于发挥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此诸多原因导致英语写作一直是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许多学生见到写作就焦虑,学习没有任何动力, 仅仅为完成作业而写作,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对自己失去信心,渐渐的对写作失去兴趣。 鉴于以上原因,本文作者试图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即以Car Roger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和Flower and Hayes的写作的认知过程理论为依据,把过程教学法引入到中国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希望能够对中学的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帮助。 其主要特点有: (1) 重视培养学生作文时挖掘内容的能力、并把它作为学生作文的关键环节; (2) 教师的教学渗透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中去,有针对性地指学生在每一个具体环节上的具体运作; (3) 教师尽可能的适时介入,平等地和学生一起交流所写的文章,教师的职能 从单一的评估者变成参与者和评估者的有机结合。 笔者通过五个月的教学实践,冲破写作教学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完成稿(the finished product) 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注重花时间最长、遇困难最多、起作用最大的写作过程这个主体的指导。树立把写作作为一个过程来教的新观念,即把写作分为写前准备、写初稿、同伴互改、最后定稿、展示成果等步骤来做。从根本上保证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强化写作对教学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实践证明,用过程教学的观念来指导写作教学,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他们写出好文章来,而且还十分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情感,进而将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化为对整个教学的有利推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当然写作训练没有固定不变的程式,也没有"唯一正确"的方法。把写作教学的重点从写作结果转移到写作过程并不意味着排斥写作技能的讲授, 其重要意义在于摆正写作与表达思想之间的关系,学习并掌握写作技巧、语法、和词汇使用本身并不是目的,这些只是表达思想的手段,而表达思想才是真正的目的, 如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开拓思路,寻求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并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完善表达方法,那么,他们的写作内容就会更真实生动,更赋予意义、更具说服力。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寻找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