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854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分析计算题

1. 炉温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指出系统的输入量、输出量、偏差信号和被控对象,画出系统的方框图,并简单说明炉温的调节过程。

图1

【答案】炉温调节过程为:当炉内温度小于设定的温度,即反之亦然。

输入量为给定电压

输出量为炉温,偏差信号为

被控对象为电炉,方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2. 两种串联校正网络特性如图1所示。它们均由最小相位环节组成。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为

时,产生偏差信号

经放

大环节后,驱动电动机正向转动,提高加热电压,使炉内温度升高,直到

电动机停止转动;

图1

试问哪一种校正网络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此时的相位裕度是多少?试问两种校正方法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其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校正前系统的特性图如图2所示。

图2

校正前系统的剪切频率约为19.8, 相角裕度约为一11.2, 系统不稳定。图中(a )所示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图(b )所示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选(a )时得

到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为6. 36, 相角裕度约为;选(b )时得到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为

36.6, 相角裕度约为,说明选(b )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故应该选(b )校正装置。

3. 图中是未加校正环节前系统Bode 图,是加入某种串联校正环节后的系统Bode 图。

(1)系统采用了哪种串联校正;(2)写出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3)指出该校正方法的优缺点。

【答案】(1)系统采用了滞后校正装置。 (2)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3)优点:系统抗高频干扰能力增强;缺点:系统带宽变小,动态性能变差。

4. 闭环采样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采样周期

(1)求使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

(2)当K+1时,求系统的单位阶跃输入下的输入响应和稳态输出值。 【答案】

系统特征方程为

5. 非线性系统如图1所示,其中非线性环节的描述函数

(1)当(2)当(3)当

时,系统受扰动后的稳定运动状态呈现什么形式? 时,要使系统产生幅值时,要使系统产生频率

的自振,K 应取何值?自振频率为何值? 幅值

的自振,与K 应取何值?

图1

【答案】(1)

时,系统的稳定运动形式系统频率特性为

绘大时,

曲线,如图8-114所示。由图知

有交点,且振幅增

从不稳定区域进入稳定区域,因此系统受扰后稳定运动状态呈现稳定自振。

图 2

(2)倒描述函数为

线性部分的频率特性为

因交点在负实轴上,必有

因此

时系统的K 与自振频率因自振振幅故与交点处的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