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DNA 损伤(DNAdamage )。
【答案】DNA 损伤是指发生在DNA 分子上的任何化学改变。
2. 密码子(codon )。
【答案】密码子又称三联体密码子,是由mRNA 上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构成的密码子,每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 氨基酸。
3. 主动运输。
【答案】主动运输是指细胞消耗代谢能量,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运输物质跨膜的运送方式。它需要膜上有特殊的载体蛋白存在,和一个自发的放能反应相耦联。
4. 密码子的偏爱性(codonbias )。
【答案】密码子的偏爱性是指不同生物体对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同义密码子)的使用频率不同,即 对不同密码子的偏爱性不同。
5.
【答案】(泛紊)又称泛肽,是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小分子蛋白,它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故名泛素。泛素在真核细胞中的含量尤为丰富,负责标记待分解的蛋白质,介导其选择性降解。泛素在蛋白定位、细胞周期、凋亡、代谢调节、免疫应答、信号传递、转录调控、应激反应以及
6. 级联系统。 修复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级联系统是指在一个连锁反应中,当一个酶受到激活后,其他酶依次被激活,引起原始信号的放大的连锁反应。
7. 结构基因。
【答案】结构基因是指操纵子中表达一种或功能相关的几种蛋白质的基因,受同一个控制位点控制。
8. 活性中心
【答案】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上与底物结合并直接催化底物变成产物的区域,它是一种三维实体结构,呈裂缝、裂隙或口袋状。
二、问答题
9. 简述酶的诱导契合学说的要点。
【答案】酶分子活性部位的结构原来并非和底物的结构互相吻合,但酶的活性部位不是刚性的结构,它具有一定的柔性。当底物与酶相遇时,可诱导酶蛋白的构象发生相应的变化,使酶活性部位上有关的各个基团达到正确的 排列和定向,因而使酶和底物契合而结合成中问产物,并引起底物发生反应。
10.列举5种不同的能与tRNA 结合或相互作用的细胞成分。
【答案】(1)氨酰
体的P 部位;
(3)细菌核糖体A 部位;
(4)核糖体,含有同tRNA 专一结合的A 部位,P 部位和E 部位;
(5)mRNA , 它能通过密码子与反密码子间形成的碱基配对使氨酰与mRNA 结合。
11.与真核细胞的其他蛋白质基因相比,组蛋白的基因的结构具有一些不同寻常的性质,比如基因的拷贝数属于中等拷贝、基因无内含子以及它的成熟的mRNA 无polyA 尾巴,你认为这些性质对于组蛋白合成的特殊要求具有什么样的优势。
【答案】组蛋白的合成与DNA 的复制是高度同步的,都集中在细胞周期的S 期。在合成以后两者要组装成核小体的结构,这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合成大量的组蛋白。组蛋白基因的结构所具有的一些不同寻常的性质,如基因的拷贝数属于中等拷贝、基因无内含子以及它的成熟的mRNA 无polyA 尾巴等都有益于它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 拷贝的成熟mRNA 。
12.有一个五肽,它的一级结构式是DRVYH 。
(1)正确命名此肽。
(2)请在下列结构式中按该肽的一级结构顺序填上氨基酸残基的侧链结构。
【答案】(1)天冬氨酰精氨酰缬氨酰酪氨酰组氨酸
(2) 和真核生物能同携带氨基酸的tRNA 结合,并在链延长时将其转运到合成酶,它能同tRNA 结合并催化氨酰-tRNA 的合成; 能与起始氨酰结合,并在翻译起始阶段将其插入到核糖(2)细菌IF 2和真核生物
13.某些植物的次生代谢物羟基柠檬酸被用作减肥药物。
(1)这种化合物能够抑制柠檬酸裂合酶的活性,你认为抑制属于哪一种形式?
(2)为什么柠檬酸裂合酶活性的抑制能够阻止糖转变成脂肪?
(3)你认为还有哪些化合物的合成受到轻基柠檬酸的抑制?为什么?
【答案】(1)轻基柠檬酸的结构与柠檬酸相似,所以应该是一种竞争性抑制剂。
(2)糖转变成脂肪,
需要丙酮酸变成乙酰
发生在细胞液。故乙酰
催化下,重新变成乙酰这一步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但脂肪酸的合成进入细胞液,需要通过柠檬酸离开线粒体进入细胞液,然后,再在柠檬酸裂合酶的因此,抑制了柠檬酸裂合酶的活性就等于阻止了乙酰
从而就抑制了糖转变成脂肪。
(3)胆固醇以及与胆固醇相关的化合物的合成也受到羟基柠檬酸的抑制,因为它们合成的前 体也是乙酰
14.简述氨基酸脱氨后碳骨架的命运。
【答案】20种氨基酸脱氨后的碳骨架有三种去路:
(1)重新氨基化生成氨基酸;
(2)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被氧化成
(3)生糖、生脂。
15.生物体内嘌呤核苷酸有两条完全不同的合成途径,试简述两条途径的名称和特点。
【答案】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甲酰基(来自四氢叶酸)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从头合成途径。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在胞液中进行,反应步骤比较复杂,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
|然后
再转变成腺嘌呤核苷酸与鸟嘌呤核苷酸
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补救合成(或重新利用)途径。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有两种酶参与,即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由5-磷酸核糖-1-
焦磷酸提供磷酸核糖,它们分别催化和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