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作为口腔中最早萌出的恒牙,下颌第一磨牙患龋率较高,但又具有关键的咀嚼功能,因此保存龋坏的下颌第一磨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近年来磨牙根管治疗术的广泛开展及技术的日趋成熟,为其保存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但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其根管治疗后的牙体缺损(特别是大面积缺损),究竟采用充填全冠修复,还是桩核全冠修复,是临床医生经常感到困惑的问题。修复方法的正确选择对于预后及合理地缩短疗程,减低病人的治疗费用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下颌第一磨牙不同程度远中-牙合面牙体缺损根管治疗后的充填全冠修复以及桩核全冠修复牙体进行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为临床实际中修复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首先,本文提出了口腔修复学领域的临床问题,介绍了口腔生物力学的基本知识,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归纳总结。接下来,本文着重对将逆向工程技术与有限元分析方法应用在本研究中的有效性进行了论证。然后,本文以准静态方法对不同程度远中-牙合面缺损后的修复牙体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比较了不同的加载方案、修复方式、修复材料和修复洞型对预备牙体的影响,给出了与临床观察相结合的一些预测与建议;再在对几何模型与加载方案进行了改进之后,以某常见洞型的充填全冠修复体为例,分别进行了静力与冲击载荷下的有限元分析,初步讨论了静力分析研究的合理性。最后,在对本研究工作的结论及其临床意义作了总结之后,讨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发展方向。本文运用逆向工程技术建立了符合牙体生理外形与医学操作标准的三维模型,弥补了现有修复牙体建模方法的不足;同时用静力学与冲击力学的方法真实地模拟、计算了临床常见的修复牙体的受力情况,为口腔修复学临床课题的力学分析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计算方案。通过有限元分析本文发现:临床上可以制备壁厚1mm的预备牙体进行充填全冠修复;对于大面积缺损牙体的修复,桩核全冠修复并未显示出明显优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