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理念突出了对探究性学习方式的重视。探究性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改变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定位,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通过文献资料的反映,在实际操作中对探究性课堂实施的把握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对其有效性进行研究,可以避免在教学实践中走入误区,达不到探究教学的目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的内容可以用探究教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历程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由此可知,课题提高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具有可研究性。
本次研究过程中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教学实践研究法等来对高中生物的探究性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了目前对于探究性教学、教学有效性等国内外研究现状。描述“探究性教学”等相关概念,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接着对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论述,为探究教学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对课堂有效性的调查、探究性教学实施现状调查、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调查帮助研究者了解地区实施课改情况和学生探究能力情况,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在具体教学实践的实施中,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和探究性教学方式进行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课堂实践,为期一个学期。最后通过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班级成绩分析等研究结果结合文献资料来找到一些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提出提高其有效性的建议。
通过笔者的研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探究性教学模式对学生成绩和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教学直观呈现手段的缺乏,过于简单的教学设计、单一的探究教学模式、缺少教学评价等因素对教学有效性都有明显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笔者建议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加上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等策略可以使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最后笔者得出探究性教学的实现是多因素整合的结果,通过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推动有效性教学的进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