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915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之新编现代汉语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连读变调
【答案】连续变调是指汉语里两个以上音节在连读的时候,由于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变化。普通话的连读变调主要有上声字的变调、轻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儿化的变调等。如两个上声连用时的变调情况,“领导”是两个上声连用的现象,前一个音素“领”由“214”变调为“35”。
2. 指示语
【答案】指示语是指话语中跟语境相联系的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
指示是语用研究中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一些词语,例如,代词、称谓、时间处所词语等。这些词语的具体或确切的指称意义,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准确理解。指示语主要有:
(1)人称指示; (2)时间指示; (3)空间指示; (4)其他的指示语还有话语指示和社会指示。
3. 异形词
【答案】异形词是指在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例如:“笔画”和“笔划”、“按语”和“案语”、“唯一”和“惟一”等等。实际的使用当中,除了书写的差异之外,它们还有使用频率的不同,但是一般不会造成误解。
4. 通用汉字
【答案】通用汉字的范围比常用字大,它是指一个时期的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汉字信息处理所需要使用的汉字。现代汉语通用字则是指现代所需要使用的汉字,它不包括很生僻的、专门用于古汉语的用字,也不包括专业用字。
5. 对偶
【答案】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起来进行修辞的一种方法。对偶的基本种类有正对、反对、串对。从形式上看,其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 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对偶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因而在抒情、叙事、议论等文章中广泛使用。
6. 文白异读
【答案】文白易读是指在一些方言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中、不同的用途中有着不同的读
法。它是指一个汉字由于受到不同时期、不同方言的影响,在该方言中,读书和平时说话的发音不同。例如客家话里,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生”字单用表示“性娩”或表示“活着”的时候读作[senl],而在固定的词中却读作[sangl],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文白异读,前者是白读,后者是文读。
7. 存现句
【答案】存现句是指表示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子,又称存现宾语句。存现句可以细分为存在句、出现句和消失句三种。它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是用来描写环境或景物的一种特定句式,其句首不能出现施事或受事名词,而时地名词有时可以隐去。存现句的宾语中心是施事,宾语中心前常有数量词组作定语。句首若有处所词语,处所词语即为句子的主语,构成主谓句,如:“台上坐着主席团。”若有时间词语,时间词语则为句子的状语,构成非主谓句,如:“今天要走十个人。”
8. 区别词
【答案】区别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的词,又称为非谓形容词。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例如“慢性、急性、欧式、初级”等。
9. 韵母
【答案】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韵母和元音不相等。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10.焦点
【答案】焦点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这就是句子的“焦点”。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标示出来,还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现出来。焦点一定与说话者所设定的受话者所知道的某些信息有关,一定会用一些可以感知的手段标示出来。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表现出来,例
,如果,语调重音落在“小明”上,那么“小明”就是信息的焦点,如果落如“小明吃了苹果。”
在“苹果”上,信息的焦点就是“苹果”。
二、简答题
11.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能够单独做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是虚词。
12.标点下列几段文字。
①当年 焦裕禄同志调到兰考后 经过调查研究 找张副书记交换意见 他问 改变兰考面貌的关键在哪儿 张说 在于人的思想的改变 对 焦裕禄说 但是应该在思想的前面加两个字 领导 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转变 没有抗灾的干部 就没有抗灾的群众 在这里 焦裕禄仅用了短短几句话 就把如此重大而复杂的问题说得一清二楚 内涵深刻 这才是简洁朴素的语言
②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他以极其丰富的事实无可辩驳的证据指出现在的生物界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而是由共同的最原始的祖先经过极其漫长的时间发展进化来的各种生物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③他赞成我也赞成你怎么样
④男人没有了女人就慌了
【答案】①当年,焦裕禄同志调到兰考后,经过调查研究,找张副书记交换意见。他问:“改变兰考面貌的关键在哪儿? ”张说:“在于人的思想的改变。”“对! ”焦裕禄说,“但是应该在‘思想’的前面加两个字:‘领导’。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转变。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在这里,焦裕禄仅用了短短几句话,就把如此重大而复杂的问题说得一清二楚、内涵深刻,这才是简洁朴素的语言。
②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他以极其丰富的事实、无可辩驳的证据指出:现在的生物界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而是由共同的最原始的祖先经过极其漫长的时间发展进化来的。各种生物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③a. 他赞成,我也赞成,你怎么样?
b. 他赞成我,也赞成你,怎么样?
④a. 男人没有了,女人就慌了。
b. 男人没有了女人,就慌了。
13.在教师教学用书中,经常出现“通过……使……”或“通过……”这样的句式,下面三句都用了这样的句式,请分析哪句是正确的,哪句是错误的。为什么?
①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艰苦环境对磨砺坚强意志的作用。
②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认识社会问题的方法,形成初步的思考社会间题和现象的能力。 ③通过系统教学法的实践,能够帮助学员明确目标,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答案】①句是正确的,②③句是错误的。因为这种句式的特点是“通过……”的行为主体必须与“使……”的行为主体一致。一致的就是正确的,不一致的就是错误的。①句是一致的,“通过教学”“使……”的行为主题都是教师,所以可以说“通过教学,使学生……”只不过为了简洁而把主语省略了。②句、③句是不一致的,②句“通过学习”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使……”的行为主题不是学生,所以不能说“通过学习,使学生……”。同样,③句“通过实践”的行为主体是学员,而“帮助……”的主体不是学员,所以也不能说“学员通过……,能够帮助学员……”。②句的改法有两种。一种是去掉“通过”和“学习”后边的逗号,由“学习”做主语; 另种是去掉“使”,由“学生”做主语。③句可改为“通过系统教学法的实践,学员能够明确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