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839环境化学[专业硕士]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湿沉降与干沉降【答案】湿沉降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最常见的就是酸雨。湿沉降是去除大气颗粒物和痕量气态污染物的有效方法。

干沉降是指在不降雨的

H 子,从空中降下来的灰尘所带的一些酸性物质。一般通过湿沉降

过程去除大气中颗粒物的量约占总量的而干沉降只有

2. 土壤酸度

【答案】土壤的酸度是指土壤中

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和的浓度,可以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两大类。土壤的活表示。土壤潜性酸度的来源是性酸度又称有效酸度,是土壤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通常用

3. 间接光解

【答案】间接光解是指由其它化合物吸收光子生成多种活性物种,进而引发有机物发生光化学反应的过程。光解反应能够使有机物结构发生不可逆转地改变,其对水环境有机污染物归趋有重要影响。光解过程主要有直接光解和间接光解,间接光解又包含敏化光解和氧化光解。

4. 可吸入颗粒物【答案】可吸入颗粒物又称可吸入粒子,是指漂浮于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包括固体、液体微粒或固体吸附液体、气体形成的颗粒物。可吸入粒子的主要来源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尤其与能源需求和机动车数量增加有关,现在已成为大气质量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简答题

5. 以铅为例分析重金属在水环境中迀移转化途径。【答案】铅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途径如下:

(1)含铅的稀释、扩散;

(2)水体中胶体物质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主要包括无机胶体和有机胶体;

(3)氧化一还原转化;

(4)溶解和沉淀反应;

(5)配合反应,包括无机配体和有机配体;

(6)生物甲基化作用;

(7)生物富集作用。

6. 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后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为了确保哈尔滨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哈尔滨市政府决定于2005年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该取水口位于爆炸现场下游)。11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该水体污染物主要为苯、苯胺和硝基苯,并确定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试应用环境化学原理分析该现象。【答案】(1)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主要取决于有机污染物本身的性质以及水体的环境条件。水中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吸附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2)苯的危害

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有研究报告指出,苯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12〜15年。妇女吸入过量苯后,会导致月经不调达数月,卵巢会缩小。对胎儿发育和对男性生殖力的影响尚未明了。孕期动物吸入苯后,会导致幼体的重量不足、骨骼延迟发育、骨髓损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OARC )己经确认为致癌物。

(3)苯胺的危害

苯胺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如果接触到苯胺. 可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

肝、肾及皮肤损害,眼睛可出现结膜角膜炎,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中毒性肝病。

(4)硝基苯的危害

硝基苯在水中具有极高的稳定性。由于其密度大于水,进入水体的硝基苯会沉入水底,长时

7. 简要回答河流中的泥沙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影响,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案】河流中泥沙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影响以及例子如下:

(1)河流泥沙中主要有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等,其中粒径小于的占研究表明,泥沙的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吸附重金属的量也越大;当重金属浓度不变时,随着河流泥沙量增大,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增大;河流泥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符合弗莱特利希等温线;

(2)泥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随

在此条件下有

不同程度的水解、沉淀、配合和被悬浮物吸附,控制了河水中可溶性重金属离子的浓度;

(3)泥沙中有机质含量随季节而变化,悬浮物中有机质大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泥沙中重金属的吸附量与有机质的含量呈正相关;重金属在河水、悬浮物、沉积物中的分配比是:悬浮物大于沉积物,而沉积物和悬浮物远远大于河水中重金属含量。的升高而增大;河水等于8.3左右时,重金属离子三、论述题

8. 试述伦敦烟雾的类型、起因和发生条件。【答案】(1)伦敦烟雾的类型

伦敦烟雾属于还原性硫酸烟雾,又称伦敦型烟雾,最早发生在英国伦敦。它主要是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颗粒物以及由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

(2)伦敦烟雾的起因

逆温层笼罩伦敦,城市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垂直和水平的空气流动均停止,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的火力发电站。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H 的大雾天气。工业生产和生活燃煤所致,媒中的硫被氧化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氧化为三氧化硫,溶于水中形成硫酸烟雾。

(3)伦敦烟雾的发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