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吉林省培养单位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838环境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分配系数【答案】分配系数是指在土壤一水体系中,土壤对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的吸着主要是溶质的分配过程(溶解),即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衡,

此时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

2. 植物修复

【答案】植物修复技术是指直接利用各种活体植物,通过提取、降解和固定等过程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或消减污染物的毒性的环境修复技术。可以用于受污染的地下水、沉积物和土壤的原位处理。

3. 【答案】辛醇一水分配系数

参数。是指平衡状态下化合物在正辛醇和水相中浓度的比值。它反映了化合物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的迁移能力,是描述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行为的重要物理化学与化合物的水溶性、土壤吸附常数和生物浓缩因子等密切相关。

4. 环境化学效应

【答案】环境化学效应是指在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环境效应。如湖泊的酸化、土壤的盐碱化、地下水硬度升高、局部地区发生光化学烟雾、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的填埋造成地下水污染等。

二、简答题

5. 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后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为了确保哈尔滨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哈尔滨市政府决定于2005年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该取水口位于爆炸现场下游)。11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该水体污染物主要为苯、苯胺和硝基苯,并确定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试应用环境化学原理分析该现象。【答案】(1)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主要取决于有机污染物本身的性质以及水体的环境条件。水中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吸附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2)苯的危害

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有研究报告指出,苯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12〜15年。妇女吸入过量苯后,会导致月经不调达数月,卵巢会缩小。对胎儿发育和对男性生殖力的影响尚未明了。孕期动物吸入苯后,会导致幼体的重量不足、骨骼延迟发育、骨髓损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OARC )己经确认为致癌物。

(3)苯胺的危害

苯胺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如果接触到苯胺. 可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

肝、肾及皮肤损害,眼睛可出现结膜角膜炎,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中毒性肝病。

(4)硝基苯的危害

硝基苯在水中具有极高的稳定性。由于其密度大于水,进入水体的硝基苯会沉入水底,长时间保持不变。又由于其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所以造成的水体污染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倾翻在环境中的硝基苯,会散发出刺鼻的苦杏仁味。

在水中的硝基苯,以黄绿色油状物沉在水底。当

浓度为,

当浓度超过

亡。时,被污染水体呈黄色,有苦杏仁味。当浓度达时,水几乎是黑色,并分离出黑色沉淀。时可造成鱼类及水生生物死亡。吸入、摄入或皮肤吸收均可引起人员中毒。中毒的典型症状是气短、眩晕、恶心、昏厥、神志不清、皮肤发蓝,最后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以上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具爆炸性,倾倒

6. 写出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层吸收太阳辖射紫外线的化学反应式及臭氧层被大气污染物破坏的催化反应式。

【答案】(

1

)臭氧层吸收太阳辐射紫外线的化学反应式

(2)臭氧层被大气污染物破坏的催化反应式

总反应式

7.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质。

【答案】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质如下:

(1)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

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平衡比值称为亲水性

2)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的相对位置对其性质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亲水基团在分子中间者比在末端的润湿性能强。

(3)表面活性剂分子大小对其性质的影响

同一品种的表面活性剂,随疏水基团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其溶解度有规律地减少;而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能力有明显地增长。

(4)表面活性剂疏水基团对其性质的影响

具有不同疏水性基团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其亲脂能力也有差别。可表示如下:

三、论述题

8. 阐述当前世界范围最关注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答案】当前世界范围最关注的化学污染物有: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某些人工合成或天然的有机化合物,它们能在各种环境介质中长距离迁移并能长久存在于环境而不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2)“三致”化学污染物

致突变

能够直接损伤DNA 或产生其他遗传学效应而使基因和染色体发生改变的外来化学物质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