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回归社会论

【答案】回归社会理论是一些学者针对将残疾人封闭起来进行供养和照顾而产生的弊病而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研究关护精神病患者的庇护所后指出,由于在庇护所中精神病患者处于不良的同伴关系和“关护”关系之中,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没有好转,有的反而加重了。在戈夫曼看来,精神病患者的服务应该检讨庇护所式的做法,应使精神病患者处于积极的社会关系之中,其基本方法就是走出封闭。

在英国,一些学者的调查同样发现这种院舍式照顾对残疾人、老人生活的消极影响。让残疾人、老人回到他们熟悉的社区中去接受照顾,让他们在一般的社会中过正常的生活成为英国对老人、残疾人照顾模式的普遍选择,并得到其他国家的广泛响应。社区照顾是使残疾人、老人等福利服务对象回归社会的典型模式。

2. 社会系统理论

【答案】社会系统理论是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主义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 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它们能够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3. 社区矫正

【答案】社区矫正是指社区刑罚执行活动,与监禁刑罚相对。社区矫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狭义的社区矫正强调对非监禁者执行的活动; 对象是罪犯; 场地是非监禁机构的社区; 管理者是专门的国家机关; 时间是刑事判决、裁定、决定确定且生效的期限; 目的是矫正服刑罪犯的犯罪心理、意识、恶习性质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2)广义的社区矫正,其工作队伍除专业矫正人员和社会工作者这一执行主体之外,还包括社会志愿者、社区居民等辅助工作者。其目的不仅仅是要帮助矫正对象改变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还要促进其完成再社会化。

4. 青少年社会工作

【答案】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以青少年为案主的社会工作。从过程角度去认识,则可以将青少年社会工作定义为: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兴趣倾向、特长嗜好、家庭背景以及智力等实际情况,予以个别的或集体的辅导,使其获得正常的发展与进步,并启发其个别的才能与志趣,使其发展至最大限度,以贡献于社会和国家。

5. 社会变迁理论

【答案】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及人们的行为模式所发生的变化。社区是具体的社会,推动社会变迁、解决社区问题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目标。社区工作本质上就是关于人和社会变迁的事情,它关注如何协助人们和服务提供者,使两者都能配合不断变迁的环境。

二、简答题

6. 简述青少年福利的定义和分类。

【答案】青少年福利的定义和分类主要包括:

(1)青少年福利的定义

青少年福利实际上是针对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社会政策、专业科学知识以及具体行为等的总称。青少年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狭义的青少年福利是指由特定形态的机构向特殊的青少年群体提供的一种特定的服务。该服务的提供者是有限而且是特定的,福利的享有者也不是社会中的全体青少年成员,而是特定的一部分青少年,服务的内容和数量也是相当有限的。

②广义的青少年福利是面向社会中的每一个青少年,旨在促进每个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的全面的福利服务。它的服务对象扩大了,福利服务的提供者也由传统的社会或者政府中特定的一个部分,转化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一种。

(2)青少年福利的分类

①发展性的青少年福利

发展性的青少年福利是指这种福利的取向是发展性的,旨在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全面发展,是指向未来的一种福利。

②辛上救性的青少年福利

补救性的青少年福利在传统福利中占重要地位,主要是为处于弱势地位的青少年或者发展受到了阻碍和限制的青少年提供的一种救助、矫治和扶助服务,目的是使得他们从不利的境遇中走出来。

7. 简述社会服务机构评估的意义与内容。

【答案】社会服务机构评估是对整个机构的运行及所提供的服务的评价,是将现状或结果同计划相比较,从而判定机构功能状况的活动。

(1)社会服务机构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它可以明了某一服务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服务计划中成绩和不足,以改善服务和更好地推进机构的工作;

②它可以发现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来实施服务计划;

③通过评估可以向社会服务的支持机构(政府、民间团体、企业和社会)做出交代;

④通过评估还可以对相关政策做出评估,并促使政策的修订。

此外,评估还可以达到总结社会服务经验、发展理论的作用。评估的重要性要求对社会服务机构负有责任的行政领导必须重视评估和推行评估。

(2)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服务的投入情况(特别是资金运用情况);

②服务的工作进度;

③服务的效果;

④服务活动与工作计划的偏离情况等。

8. 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价值理念主要有哪些?

【答案】(1)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①人道主义是矫正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人道主义提倡关心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深信人性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丰富的“潜藏”,只要给予适当的机会和善加引导,必能改变与发展,即使人们偶尔失足犯事,也绝不能受轻视和唾弃,只要重新给予机会,定能改过自新。

人道主义思想反映在刑罚观上,表现为反对封建主义的残酷野蛮的刑罚制度,主张改善徒刑的监禁条件,给犯人以人道的待遇和自新的机会。这便成为矫正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②新社会防卫论为矫正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继承德国刑罚家李斯特等的社会方防卫论,法国犯罪学家安塞尔于1950年提出新社会防卫论,其基本观点为矫正社会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新社会防卫论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a. 同犯罪作斗争的目的是保护社会和社会成员,而不是对个人的惩罚;

b. 通过使个人和社会分离和隔绝的方法,或者通过对个人适用矫正措施和教育措施的方法,把犯罪者变成守法的公民;

c. 刑罚的“人道化”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其内容要以恢复犯罪者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为前提; d. 刑事政策的着眼点是对犯罪的个人预防,而不是犯罪的一般预防;

e. 主张刑事司法体系应是一个注重罪犯品格研究的人道化的过程。

(2)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在矫正社会工作领域中,基本的价值理念主要包括:

①接纳。矫正社会工作的受助对象是一些曾对社会和他人造成过伤害的人,他们的行为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是应当受到惩罚和谴责的。但是进入社会工作领域,他们同样可以成为受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