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643综合美术理论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朝元仙仗图》

【答案】《朝元仙仗图》被元代画家赵孟)顷鉴定为北宋画家武宗元作品,是五代宋初道教人物画的代表。图中描绘了道教帝君诸神仙朝竭元始天尊的队仗行列。有两帝君(东华、南极)、真人仙人、玉女、神将等,共八十余人,其构图统一中求变化,在处理繁复的画面时,又能协调而不杂乱,全部行列有节奏地前进。线条遒劲流利,人物神采飞扬,衣袂飘举处,有“吴带当风”之遗意; 虽不设色却有五彩缤纷、绚丽夺目之感。画家用流利的长线条描绘稠密重叠的衣纹,临风飘扬。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帝君庄严,神将孔武,女仙顾盼生姿。

2. 缂丝

【答案】缂丝是丝织工艺的一种。它是用绕以不同色丝的各种小梭,根据花纹要求分块进行缀织,其纬丝不横贯全幅,因而俗称“通经断纬”。缂丝的色彩可以自由变化,丰富多彩; 由于是断纬单织,所以织幅很薄,并且具有双面效果; 又因为纬丝起头处不相连接,花纹轮廓产生空断,如同镂刻一样,故又称刻丝。缂丝在宋代的发展最大。

3. 颧角石斧图彩陶瓮

【答案】颧鱼石斧图彩陶瓮,仰韶文化遗物,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陶瓮绘有鹤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图像组合具有一种主题意念。构图均衡、饱满,形象简洁醒目,为史前独立性绘画中的珍品。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美术创作上的最高成就。

4. 娄叡墓壁画

【答案】娄叡墓壁画为北齐墓室壁画。娄睿墓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晋祠王郭村,1980~1982年发掘。该墓是由封土、墓道、雨道和墓室4部分组成的砖构单室墓。墓主鲜卑人,北齐世祖高欢妻娄太后兄壮之子。该壁画或绘墓主人生前奢华的生活场景,如出行图、回归图,或表现其死后升仙的虚幻境界等。手法写实,线条洗练遒劲,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采和动态; 晕染法运用纯熟,以淡红晕染,突出凹凸明暗的立体效果,具有实体和空间感。布局延续了汉代帛画所流行的天上一人间一地下的表现形式,融合了外来艺术成分,丰富了民族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体现了单线

勾勒、重彩填染的中国传统绘画特点,代表着北朝绘画的新水平。

5. 元四家

【答案】“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分别是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他们是江浙一代的文人,擅长水墨山水,又兼工竹石。他们生活于元末社会动乱之际,虽然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及近况不同,但他们不得意的遭遇是相似的,在艺术上都受到赵孟頫的影响,通过他们的探索和努力,使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技巧达到了一个高峰,对后世的绘画,尤其是“南宗”一派影响巨大。他们在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逸气”、“自娱”而不趋附社会审美爱好。如倪瓒“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四家的艺术观和画风对明代江浙地区文人画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6. 中国美术家协会

【答案】中国美术家协会,初名为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1949年7月23日在北平成立,1953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是中国各民族美术家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全国政协的发起单位之一,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其会址设在北京,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成立分会。年改名为中国是中国文学艺

二、简答题

7. 分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答案】《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南唐画家顾阂中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夜宴图》作者顾闳中以画人物肖像著称,他的《韩熙载夜宴图》表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刻画了失意官僚的心理矛盾和腐朽的生活面貌。作品以屏风为界,将画卷分为五个故事情节:听乐,击鼓,休息,清吹,送客。随着情节的进展,主要人物韩熙载在每段中出现,采用了我国传统表现连续故事的手法。

画家对人物的刻画尤为深入,以形写神,并且,循着画中所画人物的视线看去,没有一个人的视线是超脱于画的,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水平。画中人物有的弹奏舞蹈,有的按拍欣赏,情态生动。而对主人公刻意描绘,曲尽神形。但无论韩熙载在5个场景中做什么事,始终眉峰双锁,若有所思,沉郁寡欢,与夜宴歌舞戏乐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韩熙载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人物特殊的个性。夜宴图以长卷形式共分:夜宴、观舞、休息、清吹、宾客应酬等五个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部分,画中人物形象传神,不同的身姿容貌以至手的表情都处理的十分成功,特别是韩熙载的形象刻画有肖像画特点,衣冠穿着反映了他的放纵。

这幅画的色彩艳丽又不失优雅,采用了工笔中彩的手法,画面细腻,艳丽富有装饰性,作品的艺术水平也相当高超,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敷色更加丰富、和谐,家具器皿、乐器等描绘细致精微,线条劲健洗练,色泽匀净富丽,起到烘托主题的作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和音乐、舞蹈史及绘画史的重要形象史料。全画笔致细劲,明丽的色彩与床案及男性衣冠的沉着色彩相协调,取得很好效果。,仕女

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帘幕、帐慢、枕席上的图与绚烂多彩色彩对比参差,交相辉映,使整体色调艳而不俗,呈现高雅的格调。

8. 简述石涛的山水画特色。

【答案】石涛是清初成果丰硕的艺术家,山水、花鸟、人物均有很高的成就,而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其山水画的特色表现在:

(1)笔法

笔法流畅凝重,松柔秀拙,尤长于点苔,密密麻麻,劈头盖面,丰富多彩。

(2)用墨

用墨浓淡干湿,或笔简墨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漓,极尽变化。

(3)构图

构图新奇,或全景式场面宏阔,或局部特写,景物突出,变换无穷。

(4)画风

画风新颖奇异、苍劲悠肆、纵横交错、生意盎然。

9. 简述唐代仕女画的特征。

【答案】唐代仕女画在题材上突破了汉魏至六朝时期贞女、烈女的藩篱,偏重描绘上层妇女生活的情趣,尽力刻画贵妇雍容华丽的仪容风度。人物面部丰满、体态丰厚壮健,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是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代表作有张首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与周昉的《挥扇仕女图》。

10.简述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的含义。

【答案】(1)此诗的意思是:“评论画的好与不好,如果以形似为标准,这样的见识跟小孩子差不多。作诗作的像本诗一样,一看就不是诗人。诗与画有着共同的美学标准,即天工与清新。”“天工”意谓出于自然,无需雕琢,凡出自“天工”者,必有创始人的个性,给人以清新之感。

(2)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一律,天工与清新。”促进了中国画抒情写意体系的形成,并且为“文人画”奠定了理论基础。此诗强调的是在形似的基础上更深一层,即表达出作品的内在精神,使其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他只是反对那些强调以形似为满足的绘画方法而已,在其创作观点上并不台认“形似”。

(3)中国画所追求的“神似”,是指借物咏志,要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志趣与哲学思想,真实地反映意境,追求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要求画家不仅应具备精湛的造型技巧和高超的绘画功力,而且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如果不具备这些,是画不好画的,艺术形象要抓住对象的本质特征,加以突出表现,只有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物或者景象加以强调、夸张,这样才能使绘画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集中、更理想,也才能引人入胜,打动人心。

11.元四大家有何共同的艺术特征? 各自有什么代表作品?

【答案】“元四家”是指元代四位著名的画家一一是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四家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