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反馈语即听话人对当前说话人的简短的应答,它在会话中是最常见的现象之一,但是大多数时候不是会话的焦点,往往是在缺少了反馈语或是在反馈语太多的情况下,才被注意到。语言学家曾从反馈语的形式、位置、出现的频率及功能等进行了研究,但是大多数是英语反馈语的研究,而汉语中的反馈语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在特殊语境情况下(非日常生活中的自然会话)、基于大量语料的研究很少。本文以脱口秀节目《波士堂》为例,对电视脱口秀节目中的反馈语进行研究。 本文以11期东方卫视每周五上午九点播出的国内第一档商业脱口秀节目《波士堂》为语料,(节目时长共计605分钟),建立了一个约10万字的语料库。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对所搜集反馈语的语料形式、位置、功能上进行了分类整理,描述其特征,并试图用语用学理论来分析这些反馈语使用的原因以及所起的作用。笔者把语料中的反馈语形式大致分为非扩展式与扩展式两种。非扩展式包括单个的语气词、实词;扩展式则包括重复形式、短语或短句;位置分出现在说话人的自然停顿处及非自然停顿处两种;功能有表收到、理解、认可、赞同、评价、致谢、帮助等几种类型。通过统计反馈语频率,笔者还发现,在具有半机构话语性质的电视脱口秀节目中,言语交际者的反馈语有一定的特殊性,反馈语的选择、出现的位置及谁做出反馈,实现哪些功能,都受语境的影响。在电视脱口秀这个语境中,主持人适时地给予嘉宾合适的反馈,有利于积极地构建语境,鼓励嘉宾继续他的话轮,从而使采访顺利进行。主持人与嘉宾做出反馈的频率的不同及反馈语不同形式的使用都体现了社会机构对交际者言语行为的制约作用。 本文对汉语反馈语的研究,从一定程度上能反应出汉语反馈语的基本特征,同时指出了反馈语的选择与会话的语境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对提高交际过程的效率和效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