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31社会保障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受益基准制与缴费基准制

【答案】受益基准制与缴费基准制的解释与比较如下:

(1)受益基准制与缴费基准制的解释

受益基准制(Defined benefit System)又称“待遇确定型”,是指受益人的社会保险津贴的获得方式和数额取决于事先规定的受益标准,比如工龄、年龄以及实际生活需要等,而与实际的缴费额和缴费年限无关或关系不大。

缴费基准制(Defined contribution System)又称为“缴费确定型”计划,是指受益人社会保险津贴的获得取决于本人过去在社会保险体系中所缴纳资金的数量,而且是谁出资谁受益,受益与既往的资金贡献对等。这种方式意味着受益人的缴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固定的,而其受益程度则根据缴费所形成的基金(受缴费时间长短、费率水平高低、收缴率等因素影响)及其投资运营所形成的投资收益(受投资管理水平以及资本市场运行等因素的影响)加以确定。

(2)受益基准制与缴费基准制的比较

一般来说,无论是短期性津贴项目,如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还是长期性津贴项目,如养老保险、伤残保险等,受益基准制都具有适用性,而缴费基准制一般只适用于长期性津贴项目。从它们所承受的风险类别来看,在受益基准制条件下,投资风险、伤残风险等各种风险是由基金管理者或筹集者承担而不是由受益人来承担,但受益人却要承担雇主破产的经济风险或政府不认账的政治风险,相反,在缴费基准制条件下,投资风险、伤残风险和长寿风险完全由受益人承担而不是基金管理者或筹集者承担。

2. 社会保障管理

【答案】社会保障管理有别于生产管理的社会政策管理,属于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保障法制的自然延伸,也是对社会保障法制的强化,在实践中还通常受到社会经济制度及各国现行行政架构的制约。社会保障管理有助于社会保障制度正常、高效地运行,进而使社会保障主体的权利得到良好的实现。

3. 属地管理

【答案】属地管理指在国家法律、法规的统一规范下,由各地区组织实施并由各地区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负责管理与监督当地的社会保障事务。

社会保障制度追求的社会目标是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它在运行中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系统,并需要通过在区域内设置相应的实施机构来完成项目实施任务,主要实现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成

员之间的共济或互济互助。因此社会保障管理奉行属地管理原则,是维护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互济性和社会性的内在要求。

4. 福利

【答案】“福利”通常具有“幸福”、“富足”等多种含义:

①最一般意义上的“福利”,常指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良好的状态和总体上的利益,包含了富裕、幸福、平等等人们追求的价值理想;

②“福利”是一种物质的或者是货币的资源分配方式,如福利性住房分配、福利性津贴制度等;

③“福利”指对特殊社会成员提供帮助或者特殊服务的方式,常常用作指一些专门针对贫困者、残疾人、孤寡老人和孤儿等特殊群体的社会救济和特殊服务。

5. 劳动能力测试

【答案】劳动能力测试是以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群的平均劳动能力作为对照标准,评价工伤职工伤残后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大小。这一评价标准的优点是比较客观,可比性强,缺点是评价指标多,操作复杂。

6. 相对贫困

【答案】相对贫困是建立在将贫困者的生活水平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低生活水平对比上的,是指比社会成员平均生活水平低的生活状态。现代社会实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应该不仅包括绝对贫困的个人、家庭和群体,还包括生活水平没有达到根据社会一般生活水平或平均生活水平确定的最低生活标准的家庭和个人,即相对贫困的家庭和个人。所以,最低生活保障本身的再分配效应会日益增强,除了解救贫困之外,也将成为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

7. 合作医疗保障

【答案】合作医疗保障模式又称社区合作医疗保险或基层医疗保险和集资医疗保障制度,作另一典型范例特别介绍。它是立足社区或基层,按照“风险分担,互助共济”的原则多方筹集资金,用以支付参保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费用的一项综合性医疗保健措施。

8. 部分积累

【答案】部分积累式,亦称为部分基金式或混合式、阶梯式。该模式根据分阶段以收定支、略有节余的原则确定征收费率,目标是保持养老保险基金在一定时期内的收支平衡,其特点是费率具有弹性,可以根据养老金支出的需求分阶段地调整费率。

二、简答题

9. 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与作用。

【答案】社会保障基金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公共基金,其意义不仅在于支撑着整个社会保障制

度。而且在于对收入分配进行有效调节,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协调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其实就是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并合理地分配社会保障基金的过程。其作用具体为:第一,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社会的安定; 第二,发挥保险互济的作用,增强社会的凝聚力:第三,发挥基金的经济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10.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是:

(1)以家庭保障为基础,以农村居民为对象,以保障基本生活为目的,保障项目和保障标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2)保障资金由个人、集体、国家共同负担,多渠道筹集,以个人和集体为主。

(3)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既要保障全体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又要调动他们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和履行社会保障义务的积极性。

(4)保障生活与扶持生产相结合、物质帮助与生活服务、政策扶持相结合。

(5)政府组织、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重在制度建设,并与农村各项政策相衔接。

11.失业社会保险有哪些基本功能?

【答案】失业保险的功能主要有:

(1)保障基本生活功能

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一方面体现为生活保障功能,即失业保险机构通过向符合条件的失业者支付失业保险金,保障了失业者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维持了劳动力的再生产; 另一方面其就业保障功能愈来愈突出,通过加大再就业培训支出的比重、建立就业导向的机制等来促进失业者再就业,这一保障功能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2)合理配置劳动力功能

这体现在两力一面:一是由于失业保险的存在,失业者在寻找新的就业岗位时获得了经济保障,免除了后顾之忧,失业者也就有条件寻找尽可能与自己的兴趣、能力相符合的工作岗位,从而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二是由于失业保险的存在,用人单位减轻了向外排斥冗员的经济、社会两方面的压力,从而有利于单位制定理性的、合理的用人决策,从而也更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3)促进就业功能

促进就业功能是失业保险就业保障功能的必然效果,鉴于其重要性,再谈之也不显赘述。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上述两个功能中,如通过生活保障和劳动力的合理配置间接促进了就业,而且体现在失业保险机构对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重视及就业信息的及时有效沟通对再就业的直接推动上面。

(4)稳定功能

稳定功能一是体现为社会稳定功能:二是体现为经济稳定功能。失业保险为失业者提供生活保障,不会使其因无法生存挺而走险或心理上严重失衡而危害社会,维持社会的稳定; 失业保险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