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以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化浪潮已经将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时代和未来学习型社会的到来,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人们基本能力和重要素质之一。信息素养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而且也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也就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第二课堂都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全面培养和提升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依据这一目标,我们不仅需要优化信息技术第一课堂教学,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而且也需要开展符合素质教育理念、适应新课改环境的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实践活动。
本研究通过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对深圳市宝安区四所中学的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进行现状研究,找出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对中学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实践的发展完善有所启示和帮助,有助于今后能取得更为有效的实践效果,也为其他地区和学校在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做参考。
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深圳市宝安区四所中学选修信息技术第二课堂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1)对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实践内容的调查 ;(2)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实践方式的调查;(3)对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实践环境的调查;(4)对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中学习者学习方式的调查;(5)学生在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中兴趣倾向的调查;(6)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实践的评价与学习效果的调查。除了进行问卷调查以外,对所调查学校的信息技术第二课堂任课教师和选修课程的学生分别进行了访谈,以深入交流问卷中所没能反映出的实际情况,并且连续一个学期进行课堂实践活动的观察。
本文章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一、绪论。从该项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二、研究概述。分别介绍国内外的信息技术教育、第二课堂和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实践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此外还阐述了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定义第二课堂,对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学习动机理论分别进行论述。
三、深圳市宝安区中学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实践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这部分是从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工具、调查过程、调查结果以及分析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逐项分析了调查结果,再结合访谈和观察结果及其所反映出的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存在的各方面问题。
四、教学建议和启示。这部分是鉴于调查研究总结出的问题,分别从信息技术第二课堂的教学模式、实践内容、实践环境、管理机制、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中学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开展的建议。
五、结论。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并且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