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存款货币银行负债业务的种类。

【答案】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其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本和吸收的外来资金两部分。自有资本包括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以及公积金和未分配的利润。外来资金主要是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向其他银行和货币市场拆借以及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等。

(1)存款。吸收存款的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存入的货币款项,存款人可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种信用业务,主要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三大类。

活期存款是指那些可以由存户随时支取的存款。存入这种存款的,主要是用于交易和支付用途的款项。这种存款,支取时须使用银行规定的支票,因而又有支票存款之称。

定期存款是指那些具有确定的到期期限,且到期才准提取的存款。对定期存款,银行一般向存户出具存单,也有采取存折形式的。山于定期存款期限到期前一般不能提取,所以银行给予较高的利息。

储蓄存款是针对居民个人的货币储蓄而开办的一种存款业务。这种存款通常由银行发给存户存折; 一般不能据此签发支票。储蓄存款的存户通常限于个人和非营利组织。

(2)从中央银行借款。存款货币银行资金不足,必要时可向中央银行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再贴现,二是直接借款。

(3)银行同业拆借。银行同业拆借是指银行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一般均为短期的,常常是今日借,明日还。

(4)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近二三十年来,各国存款货币银行,尤其是大的存款货币银行,广泛地通过各种方式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筹集资金。

(5)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存款货币银行在为客户办理转账结算等业务过程中可以占用客户的资金。以汇兑业务为例,从客户把款项交给汇出银行起,到汇入银行把该款项付给指定的收款人止,中间总会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于该笔款项,汇款人和收款人均不能支配,而为银行所占用。虽然从每笔汇款看,占用时间很短,但由于周转金额巨大,因而占用的资金数量也就相当可观。

(6)发行金融债券。存款货币银行可以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筹集资金。自1985年以来,我国存款货币银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面向社会发行金融债券,为指定用途筹集资金。

2. 简述货币制度的内容及构成要素。

【答案】无论是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还是区域性货币制度,根据货币的不同特性主要可分为两类: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内容因货币的不同特性而有所差别,其中最主要的差别表现在有关币材和发行方面,但从总体上看,两类货币制度的内容与构成大同小异,大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及构成要素。

,是指用来充当货币的物质。确定不同的货币材(1)确定货币材料。货币材料简称“币材”

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如果确定用黄金充当货币材料,就构成金本位,用白银充当货币材料,就构成银本位,确立以哪一种物质作为币材,是一国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究竟选择哪一种币材,虽然由国家确实,但这种选择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往往只是对己经形成的客观现实从法律上加以肯定。国家不能随心所欲指定某种物品作为货币材料。

(2)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是指货币制度中规定的货币计量单位。货币单位的规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在国际上,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该国货币的名称,如美元、日元、英镑等; 二是确定货币单位的“值”。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的值就是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在不兑现信用货币尚未完全脱离金属货币制度时,确定货币单位的值主要是确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当黄金非货币化后,则主要表现为确定或维持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或世界主要货币的比价,即汇率。

(3)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主要是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就是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主币的最小规格通常是1个货币单位,如1美元,1英镑等。辅币是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它是本位币的等分,其面值多为货币单位的1%、2%、5%、10%、20%、50%几种,主要解决商品流通中不足1个货币单位的小额货币支付问题。

(4)对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的规定。在国家干预货币发行和流通的情况下,还要通过法律对货币的支付偿还能力作出规定,即规定货币是无限清偿还是有限清偿。无限清偿是指不论支付

,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有限清偿数额多大,小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帐、缴税等)

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有限清偿是针对辅币而言的。

(5)规定货币铸造或发行的流通程序。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一般规定辅币由国家铸造发行,对本位币则需要明确规定是自由铸造还是限制铸造。信用货币出现以后,最初是分散发行的,例如银行券在早期是由各个商业银行自主发行的,但后来为了解决银行券分散发行带来的混乱问题,各国逐渐通过法律把银行券的发行权收归中央银行。在当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都集中在中央银行或指定发行机构。

(6)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指在货币发行时须以某种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从而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金属或某些资产建立起联系和制约关系。各国所采用的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具体内容,一般均在本国有关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是不同的。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以法律规定的贵金属金或银作为准备;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已经与贵金属脱钩,多数国

家都采用以资产主要是外汇资产作准备,也有的国家以物资作准备,还有些国家的货币发行采取与某个国家的货币直接挂钩的方式,例如盯住美元、法郎或英镑等。各国在准备比例和准备资产上也有差别,目前各国货币发行准备的构成一般有两大类:一是现金准备,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外汇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 二是证券准备,证券准备包括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等必须是在金融市场上可流通的证券。

3. 简述货币学派的主要观点。

【答案】货币学派的主要观点有:

(1)货币需求是少数几个可以观察到的变量的稳定函数,在这些变量中,恒久收入最为重要,利率没有被看成是货币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

(2)在货币供应发生变动时,因为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效应很小,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低,为使货币需求与己改变的货币供求均衡,收入水平必须改变。

(3)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恒久收入,它是实测收入的平均值,为了在货币市场重建均衡,在短期内的收入必须有较大的变化。

(4)在货币量发生作用的传送机制解释上,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是一种有独特性的资产,它的替代品不仅包括金融资产,还应当包括房产、耐用消费品、投资品等所有实物资产,通过资产组合效应,货币的作用直接而迅速。

(5)实际利率、实际收入增长率都是由经济中的实际因素决定的。当货币供应增长率等于预期名义收入增长率时,名义收入增长率等于货币增长率。只有当货币增长率有意外增加时,名义收入增长率才会高于预期值。

(6)由于时滞因素,货币政策的短期作用很难预测,货币政策不是经济稳定的有效工具,最好的办法是实行一种与经济增长相一致的货币供应稳定增长的政策。

(7)短期内,由货币供给引起的名义收入变动,是物价与产出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之间的划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4. 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制相对落后。试从金融结构角度简述发展中国家的这一特点。

【答案】从金融机构角度考察,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制具有如下特点:

(1)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工具形式单一,规模有限。而发达国家的金融工具多种多样,规模庞大。

(2)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一是以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为中心的以现代大银行为代表的现代部门; 二是以落后的农村为中心的由钱庄、当铺、合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

(3)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单一,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非银行金融机构则小发达; 金融机构的专业化程度低,金融效率低。而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却功能全面。

(4)发展中国家的直接融资市场极其落后,并且主要是作为政府融资的工具而存在; 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