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喀什大学文学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法性质
【答案】语法性质是指与语音、词汇相比所具有的特征,相当于“语法功能”。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抽象性是指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稳固性是指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要缓慢得多。民族性是指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2. 次方言
【答案】次方言是方言的一个分支。汉语主要有一七种方言,分别是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赣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在七大方言内部又有不同的分支,这些分支即为次方言。例如官话方言下属的次方言有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它们都具有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如西南官话的古入声字归阳平,华北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而言,古入声字归入四声。
3. 北方方言
【答案】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
①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②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广西西北③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
部,湖南西北角等;
④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4. 章句
【答案】章句之名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作为一种注释,章句小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章句体虽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它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这是应该注意的。
5. 部首
【答案】部首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具有字形归类作用。大部分部首是汉字的部件如“指、
持”的部首“扌”有的部首是单一部件中的一个笔画,如“九、乃”的部首“丿”; 有的部首可以分成几个部件,如部首“音”可分成“立、日”两个部件。作部首的汉字部件,大都具有表示意类的作用。
6. 同形词
【答案】同形词是指字形相同,但是意义不同,且意义没有关联的词语。包括依据不同的意义所造的字形偶然相同的字; 由十形借造成的表不不同词造的字形相同的字; 由十早期表意字一形多用造成的字; 由于字形演变、简化、讹变造成的同形字。同形词主要分为两类,即同形同音词和同形异音词。同形同音词是指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都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一组词。例如现代汉语中
,的“牢狱”的“牢”和“牢固”的“牢”“年老”的“老”和“老远”的“老”。同形异音词是指
拼写相同,但发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词。如:minute (n. 分钟)和minute (adj. 微小的)。
7. 声母
【答案】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称作“零声母”。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
声母,只作韵尾,如“gudng" (光)中的ngo 车甫音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8. 合体字
【答案】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如“伐”字从人从戈,表示以戈伐人。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会意字。另外一种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字表示义类,一个字表示字音,如“河”为水名,从水可声。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形声字。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 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案】(1)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2)谚语是群众口语中通俗精炼、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3)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动宾式、偏正式和主谓式。
(4)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固定短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像谜语里的“谜面”; 后一部分像“谜底”,是真意所在。
(5)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
①形式上:成语短小凝炼,多为四字结构; 谚语是一个固定的语句; 惯用语短小定型,大多为三字的动宾短语; 歇后语由“谜底”、“谜面”两个部分构成。
②结构上:成语结构凝固,不能任意创造; 惯用语成分之间可以适当插入其他成分; 歇后语可以根据表义的需要临时取材创造。
③意义上:成语含义丰富,一般浓缩了一句话或一个故事的意义; 谚语反映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实践经验,富有哲理; 惯用语通俗有趣,常常采用比喻的手法引起人们的联想; 歇后语“谜面”部分采用比喻或谐音的力法表述,后一部分对前一部分作出解释。
④风格上:成语庄重典雅、书面语气息浓厚; 谚语富含哲理,能在书面语、口语中自如地表达; 惯用语简明生动,口语色彩浓厚; 歇后语幽默活泼常见于口语。
10.试给下面的①②③出句(上联)按正对、反对、串对分别填出相应的对句(下联)。
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②乐观者从灾难中看到希望
③江山添秀色
【答案】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正对)
无粮要粮无钱要钱(反对)
捕鸟得鸟捕鱼得鱼(串对)
②乐观者从灾难中看到希望
开拓者从挫折中看到光明(正对)
悲观者从幸运中看到失望(反对)
革命者从失败中看到成功(串对)
③江山添秀色天地沐春晖(正对)
风雨送阳春(反对)
人民庆长春(串对)
11.简述句末点号同语气的关系。
【答案】句末点号与句子语气的关系十分密切,表示陈述语气要用句号,表示疑问语气要用问号,表示感叹语气要用叹号。但是,语气有四大类,句末点号只有三个,两者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句子的祈使语气与句末点号是一对二的关系,语气强烈的祈使句用叹号,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可用句号。
12.指出下面句子的定语、状语是用什么词语允当的(短语指出结构类)。
①他拿来一件崭新的白色府绸衬衫。
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的所有权。
③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④这是一件刚买来的呢子大衣。
⑤他用胳膊轻轻地触着我,眼睛却仍然在兴奋地望着外面。
⑥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
【答案】①他拿来(一件)(崭新)的(白色)(府绸)衬衫。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