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809中国近现代史(A)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五七指示

【答案】五七指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大革命前夕《给林彪同志的一封信》的简称,这是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审阅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写给林彪的信。五七指示的内容远远超越了对部队农副业生产作批示的范围,而对军队的社会角色和功能,甚至对范围更为广泛的社会制度,都有构思宏大的设计。五七指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成为治军、治民、治国的纲领。

2. 好人政府

【答案】好人政府是20世纪20年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主张。1922年5月,胡适与蔡元培、王宠惠、汤尔和、罗文干、梁漱溟、丁文江等16人在《努力周报》上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一文,主张组织一个“好政府”作为改革中国政治的最低限度的要求。9月,在吴佩孚的支持下,王宠惠、罗文干、汤尔和等人入阁,王宠惠为国务总理,他们当时被认为是无党无派的

,因而这个政府有“好人政府”之称。但这个政府不为曹锟所容,仅存在了3个多月就垮“好人”

台了。

3. 经济特区

【答案】经济特区是指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在沿海地区划出一定范围,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如减免关税等,吸引外商和外资来投资办厂的现象。198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年,又在海南设置了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一方面引进了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培养和锻炼了各种专门人才,发展了对外贸易;另一方面在改变自身面貌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了辐射和带动作用,带动了内地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

4.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答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是指1963年至1966年春,在农村和部分城市基层单位开展的以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错误理论为指导,为解决城市和农村

基层组织中存在的四不清而展开的运动。从1963年到1964年,在农村进行的叫“小四清”,即清账目、清仓库、清财务、清工分。城市的称为“新五反”,即反贪污、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1965年以后,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律称为“四清”运动,即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虽然对于解决基层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这场运动的基本方面是错误的。它是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关于阶级斗争的错误理论在相当大的范围内的一次实践,把大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看成了阶级斗争,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使“左”倾错误有了进一步发展。在社教运动中,毛泽东发展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为后来发动“文化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5. 《中国土地法大纲》

【答案】《中国土地法大纲》是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的一份指导土改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又颁布了补充条例。《中国土地法大纲》肯定和发展五四指示中将地主土地分给农民的原则,并改正了其对富农的过度照顾的缺点,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摧毁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参加人民解放军; 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

出来,生产积极性得到调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6. 洪宪帝制

【答案】洪宪帝制是1915~1916年袁世凯进行的复辟封建帝制的活动。1915年12月12日,

,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五年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袁世凯称帝引发了护国战争爆发,也使北洋集团分崩离析,失去了列强的支持。

7. 远东慕尼黑

【答案】远东慕尼黑是指抗战初期西方列强企图牺牲中国利益而与日本妥协的事件。1938年英法等国于德国慕尼黑签订协定,使“慕尼黑阴谋”成为帝国主义各国暗中勾结,牺牲他国利益的代名词。抗日战争爆发后,英国方面希望保护其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利益,美国也希望参加对自身有利的谈判,以解决中日战争,因此在1938年到1939年间,英美酝酿召开所谓的“太平

,德国、意大利也一度进行劝和调解,企图以牺牲中国利益的方式,取得与日本帝国洋国际会议”

,主义的妥协。这种阴谋同英法等国在慕尼黑的阴谋相类似,所以当时舆论界称之为“远东慕尼黑”

或叫“东方慕尼黑”。

8. 粮食统购统销

【答案】粮食统购统销是指建国初期对有关国计民生的商品实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和统一供应的政策。为了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解决人民生活和国

1953家建设所需的最重要物资的供求矛盾,国家决定对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年10月首先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即对农民中的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对城市居民和农村缺粮户实行粮食定量配售,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这一政策对保障城乡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基本生活资料的需要,稳定市场物价,促进三大改造,起了积极作用。

9. 全国科学大会

【答案】全国科学大会是指1978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科学会议,有6000多名代表参加了的这次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对中国的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国防等27个领域和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的科学技术任务作了全面安排,确定了108个全国重点研究项目。其中农业、能源、材料、电子计算机、激光、空间、高能物理、遗传工程等8个影响全局的综合性课题被放在突出的地位。科学大会的召开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0.秋收起义

【答案】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10月27日,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1.法币

【答案】法币是国民政府发行的一种不兑换纸币。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禁止银元流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曾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后来不断贬值,1948年为金圆券所取代。

12.北伐战争

【答案】北伐战争是1926~1927年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联合进行的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战争。为了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由蒋介石任总司令,从广东出师北伐。西路军占领湖南,攻克湖北武汉; 中路军占领江西; 东路军占领福建。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北伐军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占领了半个中国,取得了伟大的军事胜利。

二、论述题

13.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答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包括以下几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总结几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得出的科学结论,它的确立,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2)它第一次在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这在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