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高中学生数学研究性学习障碍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数学研究性学习, 创新精神, 障碍, 分析 数学研究性学习, 创新精神, 障碍, 分析 数学研究性学习, 创新精神, 障碍, 分析

  摘要


普通高中新课程于2004年秋季在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率先实施,全国其他省市也在逐步推进,2007年秋季,陕西省将要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具体操作者,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业务水平是影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肩负着国家的信任和历史的嘱托,关注新课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起码的要求。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的必修课,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是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
每一次重大的教育改革,都是“数学课程”带头,中外皆然,我国的这次课程改革,数学课程仍然首当其冲。数学研究性学习成为本次数学课程改革的亮点,它是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目的的课程。为了造就富有创造精神、竞争意识和能力的人才,顺利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必要的,发现和了解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障碍以及研究减少或消除障碍的对策,对进一步搞好数学研究性学习,以及实施素质教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言部分。论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国内外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性学习及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用具体的实例说明了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第三部分论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四部分是对学生数学研究性学习障碍的调查及提出消除障碍的对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心理因素方面:学生与教师、同学、家长的关系等方面;〔2〕认知因素方面:针对数学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在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的差异及学生对数学的态度;〔3〕评价因素方面:围绕目前的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4〕社会因素方面:从外界援助,搜集资料,学校经费等方面作了分析;〔5〕教师因素方面: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态度及业务水平两方面。通过对学生数学研究性学习障碍成因的分析和研究,围绕上述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第五部分是对所提出的减少或消除障碍的对策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本文提出的消除学生数学研究性学习障碍的对策是有一定效果的。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态度有所转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第六部分是结束语。对本文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今后应着重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