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22岁,低热1个月,伴心悸气促、下肢水肿1周。查体:血压90/70mmHg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弱,肝大肋下2cm,双下肢水肿。超声心动图:心包腔内液性暗区1.0cm,X线于心影向两侧扩大。以下是心包穿刺的目的,除了()
A.渗液细菌培养。寻找瘤细胞。渗液的细胞分类。解除心包压塞。解除疼痛。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67岁,因先兆晕厥行颈动脉窦按摩检查。颈动脉窦按摩的原理是()
A.提高迷走神经张力,减慢窦房冲动发放频率。提高迷走神经张力,缩短房室结传导时间。提高迷走神经张力,缩短房室结不应期。提高交感神经张力,缩短房室结传导时间。提高交感神经张力,减慢窦房冲动发放频率。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67岁,因先兆晕厥行颈动脉窦按摩检查。有关颈动脉窦按摩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患者取平卧位,尽量伸展颈部,头部转向对侧。轻轻推开胸锁乳突肌,在下颌角处触及颈动脉搏动,先以手指轻触并观察患者反应。如无心律变化,继续以轻柔的按摩手法逐渐增加压力,持续约5秒。如心律仍无变化,可双侧同时施行。按摩前应在颈部听诊,如听到颈动脉嗡鸣音应禁止施行。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67岁,因先兆晕厥行颈动脉窦按摩检查。假设此患者发作窄QRS波心动过速,对颈动脉窦按摩的反应,不正确的是()
A.窦性心动过速对颈动脉窦按摩的反应是心率逐渐减慢,停止按摩后恢复至原来水平。房室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反应可能为心动过速突然终止。心房扑动的反应是心室率减慢,房率与室率可呈(2~4):1的比例变化,但心房扑动依然存在。心房颤动的反应是心室率加快,但心房颤动依然存在。房性心动过速的反应是可出现文氏下传,但房性心动过速依然存在。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65岁,高血压病史20年,慢性心房颤动病史2年。长期口服普罗帕酮(心律平)、地高辛治疗。患者因头晕、胸闷、憋气就诊,听诊发现心音规则,心率40次/分。最可能是下列哪种情况()
A.恢复窦性心律。转变为房性心动过速。转变为房扑(房室传导比例固定)。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房颤伴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65岁,高血压病史20年,慢性心房颤动病史2年。长期口服普罗帕酮(心律平)、地高辛治疗。该患者目前的最佳治疗为()
A.应用普罗帕酮(心律平)。同步直流电复律。导管射频消融。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静脉应用多巴胺。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65岁,高血压病史20年,慢性心房颤动病史2年。长期口服普罗帕酮(心律平)、地高辛治疗。有关该患者抗凝治疗,不正确的是()
A.此患者属于发生栓塞的高危患者。应接受长期抗凝治疗。如长期口服华法林,INR应维持在2.0~3.0之间。如不适宜应用华法林,可改用阿司匹林。此患者复律前无需行抗凝治疗。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52岁,发现血压升高6年,服用依那普利治疗。有高血压家族史,其哥哥47岁时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入院体检:血压160/96mmHg,空腹血糖8.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2mmol/L。根据1999年WHO高血压指南,你认为该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性分层是()
A.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无法判断。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52岁,发现血压升高6年,服用依那普利治疗。有高血压家族史,其哥哥47岁时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入院体检:血压160/96mmHg,空腹血糖8.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2mmol/L。如果对该病人使用联合治疗方案,你会首选以下哪种联合治疗组合()
A.长效CCB+利尿剂。长效CCBJ-ARB/ACEI。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ARB。短效CCBJ-利尿剂。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27岁,发热1个月,体温波动于37.5℃~38.5℃,无咳嗽症状。查体:睑结膜略苍白,双肺呼吸音清,可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36次/分,律齐,肋骨左缘第4肋间可闻及3/6收缩期杂音。腹平软,肝肋下未触及异物,脾肋下2cm,可见杵状指。最可能诊断()
A.早产。感染性心内膜炎。风心病风湿活动。白血病。结缔组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