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教师在讲授《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谈谈对“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句的理解,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运用了外貌描写手法,刻画出一位貌美的女性的形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女性之美的形容恰当而贴切。手指纤细、洁白,像尖尖的洁白的葱根;嘴唇红润,像含着红色的朱砂。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从外貌的细节着手,刻画精细。
问题:
[单选] 学习文言文句式时,有一位学生对宾语前置句进行了整理。以下不应出现在其整理结果中的一项是()。
大王来何操。古之人不余欺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问题:
[单选] 在讲授《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中“惠”字的用法时,教师让学生在课下整理通假字的笔记。下面是一位学生整理的内容,其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荆轲刺秦王》)(“振”通“震”,震慑)。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见”通“现”,出现)。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直”通“值”,值得)。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知”通“智”,智慧)。
问题:
[单选] 教师在教授王昌龄的《出塞》时,讲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要求学生们搜索与其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诗句。下面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
问题:
[单选] 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对课本“研究与练习”部分进行讨论,以下同学讨论的结果中错误的是()。
别里科夫胆小怕事,但又爱管闲事,并且为人十分保守顽固。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让我们认识到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的腐朽落后,认识到沙皇专制制度的凶残丑恶,认识到其对人民的迫害程度之深。课文中别里科夫四十多岁了,连婚也不结是因为觉得“华连卡”配不上自己。别里科夫不仅自己自觉地生活在“套子”里,而且还要把周围的一切都装在“套子”里。
问题:
[单选] 教师在讲授《伤仲永》一课中的“父利其然也”这句话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利”字的用法,列举出以下含“名词的意动用法”的句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邑人奇之,宾客稍稍其父(《伤仲永》)。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问题:
[单选] 某版语文教材必修(2)第四单元的选文包括《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两篇文章。完成选文学习后,教师又推荐学生阅读同类题材的其他作品,以下不适合的一项是()。
莫言的《讲故事的人》。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王永志的《科技铺就飞天路》。丘吉尔的《我们将战斗到底》。
问题:
[单选] 学习杜牧的《赤壁》时,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鉴赏分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以下学生关于这一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大内容、大主题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表达了“我”的内心世界,更为深刻地揭露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问题:
[单选] 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第三单元的选文包括《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等,除此之外,教师还推荐并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古代议论性散文,下列古文中不合适的是()。
韩愈的《马说》。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贾谊的《过秦论》。
问题:
[单选] 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完整地理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这句话的语法与语义,举了以下例子,让学生找出有相同语法现象的一项()。
而今安在哉。客有吹洞箫者。孟德之困于周郎。月出于东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