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英国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就,其根本性变化在当时表现为()

A.继承发展了古希腊罗马的混合政体思想。B.源于13世纪以来的传统政治形式。C.提高议会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D.实践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制衡学说。

问题:

[单选] 英国学者斯宾塞称议会主权为“伟大的政治神话”,他明确指出:”过去,自由主义的功能在于对国王的皇权加以限制。今后,自由主义的功能将是对议会的权力加以限制。”英国出现这一情状是在()

A.英国两党政治形成后。B.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C.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后。D.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后。

问题:

[单选] 钱乘旦的《英国通史》载:“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材料中“合适的政治环境”主要指当时英国()

A.王权受到彻底限制。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工业资产阶级控制议会。

问题:

[单选] 光荣革命前,英国海外贸易经营权历来由国王颁发特许状授予各大公司,光荣革命后,各公司纷纷请求议会通过法案予以确认。1690年,哈德逊湾公司宣布:“不管以前无执照商人如何看待我公司的特权,现在这些特权已成为我们国家的法律了。”这反映出光荣革命()

A.推动了法律地位的提高。B.剥夺了国王的行政大权。C.使议会获得完全立法权。D.提升英国商人国际地位。

问题:

[单选] 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人增加到88.8万人。有选举权的人口占了当时英国总人口比例也从大约2%增加到3.3%。这说明议会改革()

A.人民群众大量获得普选权。B.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权。C.使民主范围有所扩大。D.结束了不平等的选举制度。

问题:

[单选] 1730年,英国下院的反对派领袖威廉·多德斯韦说:“我们对于自己起着国家的大公审庭的作用极为自豪。”1774年,诺斯勋爵则愤愤地说,议员们“责难大臣,还要他们每日报告工作„„他们的根本目的是要把行政部门置于被质讯的地位”。这反映了18世纪的英国()

A.封建贵族和议会的矛盾加剧。B.下院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增强。C.工业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内阁与首相共同对议会负责。

问题:

[单选] 美国独立战争前夕,潘恩在《常识》中介绍英国政体时说:“君主政治的体制首先使一个人无从广闻博见,然而又授权他去解决那些需要十分明智地加以判断的问题。国王的身份使他昧于世事,然而国王的职务却要求他洞悉一切。”潘恩这样说的目的是()

A.赞成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B.为独立以后的政体提供借鉴。C.认为美国应效仿英国制度。D.君主立宪制不适合英国现状。

问题:

[单选] 1832年议会改革后,英国政府改变了一系列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例如1846年废除了对贵族有利的《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等。改变这些政策()

A.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B.大大便利了英国向世界输出资本。C.表明英国对经济的管制全面加强。D.提升了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

问题:

[单选] 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是指()

A.君主制在英国被推翻。B.议会开始要求制约王权。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D.国王从议会手中接过王冠。

问题:

[单选] 某同学撰写了一篇历史论文,题目为《从枢密院到内阁——论行政权的转移》。由此可知,该同学探讨的可能是()

A.宋朝。B.明朝。C.法国。D.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