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近代竹枝词反映了历史的变迁。“陆家宅辟轧花场,土法泽机迭改良。人力终输蒸汽力,天然淘汰慨乡庄”。该竹枝词记载的史实最早应出现于()
A.19世纪二三十年代。B.19世纪六七十年代。C.19世纪八九十年代。D.20世纪初期。
问题:
[单选] 以下是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三卷„„(1865—1895)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1)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A.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D.早期近代化的尝试。
问题:
[单选]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高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高潮”都得益于()
A.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C.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地位高。D.商品经济发展和自然经济的解体。
问题:
[单选] 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
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问题:
[单选] 中国通商银行创办于1897年,是中国第一家新式银行。总行第一任大班是曾在汇丰银行任职数十年的英国人美德伦。该行创办时的主要投资者多是封建地主官僚、买办和商人。该银行的创办和经营()
A.有利于洋务企业的转型和发展。B.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便利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问题:
[单选] 有学者研究发现,1895—1911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一战”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其主要原因是()
A.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B.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推动。C.清政府调整了经济政策。D.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
问题:
[单选] 实业救国是近代社会的进步思潮,受此影响,甲午战后兴办的企业是()
A.发昌机器厂。B.继昌隆缫丝厂。C.湖北织布局。D.大生纱厂。
问题:
[单选] 甲午战争后,状元及第之后的张謇对官场绝望,认为中国要不贫不弱,除了振兴工商业,决没有其他办法。于是在南通建立了大生纱厂。此举开创了()
A.中体西用思潮。B.预备立宪运动。C.实业救国思潮。D.收回利权运动。
问题:
[单选] 陈旭麓先生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属于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有()①地主阶级以“自强”为旗号,开展洋务运动②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商业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④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义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问题:
[单选]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D.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