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近代一位著名实业家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这位民族资本家是()

张之洞。宋子文。张謇。荣宗敬。

问题:

[单选] 据《申报》记载,1896年杭州的通益公纱厂开建,“经丁绅丙、王绅震元等创办以来,其时风气未开,集资不易,故迭拨官款,以为提倡„„”这表明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蔚然成风。B.官僚资本在中国开始出现。C.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态度有所变化。D.实业救国的思潮得到社会普遍认同。

问题:

[单选] 1896年,清政府设立商务局;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成为仅次于外务部的第二大部;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同时将商部和传统的工部合并,成立农工商部。这些机构的设置说明清政府()

A.将地方督抚的财权收归到中央。B.顺应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需要。C.加强中央政府发展实业的职能。D.达到通过行政改革以消弭革命目的。

问题:

[单选] 第一次鸦片战后中国机械进口约为19万海关两,第二次鸦片战后机械进口不到30万海关两,1894年全国机械进口值总计是112万海关两,1895年到1899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大约为200万海关两。1909年到1913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达700万海关两。这实际上反映出()

A.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B.民族工业在甲午战争后获得较快发展。C.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有所恢复。D.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

问题:

[单选] 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清朝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模仿西方国家成为工业强国。B.解决财政危机和扩大税源。C.彻底放弃“重农抑商”思想。D.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问题:

[单选] 1935年,国民政府说明币制改革原因:“我国以银为币,白银价格剧烈变动以来,遂致大受影响,国内通货紧缩之现象,至为显著,因之工商凋敝,百业不兴。”导致此次币制改革的外部原因是()

A.加强政治上的集权。B.加强经济上的统一。C.世界经济危机冲击。D.为抗战作金融准备。

问题:

[单选] 1912—1919年,中国社会出现了兴办实业的热潮,兴建厂矿企业四百多家。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是()

A.面粉业。B.纺织业。C.造纸业。D.采矿业。

问题:

[单选] 1930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看,其突出作用是()

A.实现了中国货币的现代化。B.使中国的外汇价格得到稳定。C.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D.政府加强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

问题:

[单选] 据统计:1922年全国华商纱厂的纱锭数量大约38%集中在上海,14%集中在天津,10%集中在武汉,广大内地所占比例极少。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受外国资本压制的程度不同。B.社会自然条件的制约。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同。D.民众接受西方思想程度的差异。

问题:

[单选] 民国初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A.采煤业和运输业。B.纺织业和面粉业。C.化工业和橡胶业。D.皮革业和卷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