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1842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96.94万英镑,1845年就上升为239.48万英镑。但以后却开始下降,1846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跌到120万英镑,其后大多年份在160万英镑左右徘徊,1854年还降至100万英镑以下,外国商品大量积压在口岸仓库中。这一现象的出现()
A.导致中国在对英贸易中开始出现逆差。B.刺激西方列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C.表明传统的经济结构仍没有发生变化。D.是中国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的必然结果。
问题:
[单选] 梁启超评价一位历史人物:“综其大纲,不出二端:一曰军事,如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缮船坞等是也;二曰商务,如铁路、招商局、织布局、电报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是也。”该材料可为研究哪一历史事件提供素材()
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义和团运动。D.清末新政。
问题:
[单选] 晚清时期,外国商品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严重滞销到逐渐打开市场的转变过程。促成这一转变的因素不包括()
A.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B.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C.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D.近代运输业的发展。
问题:
[单选] “由洋务运动所造成的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乃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深刻地动摇了建立在小生产方式上的封建专制政体的根基。”这段材料()
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主观动机。说明了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客观发展。叙述了近代主流意识形态。
问题:
[单选] 19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中国本土已经推行了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在台湾也展开了。台湾的洋务运动奠定了台湾近代化的基础,也改变了清政府的治台政策,即由“以防台而治台”变为“以防外患而治台”。关于台湾的洋务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B.导致了“台独”势力的形成。C.有利于增强清政府的国防力量。D.可以驳斥“日本是台湾近代化功臣”的观点。
问题:
[单选] 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首先遇到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竞争。旗昌公司联合其他外国船运公司将运价压低一半,力图一举击垮新组建的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通过吸纳商股、延揽漕运等方式度过了难关。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股票下跌一半,濒临破产。轮船招商局决定购并旗昌轮船公司。材料主要说明()
A.洋务企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B.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竞争激烈。C.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D.洋务企业实力强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问题:
[单选] 从1888年至1911年,除了1899年一年外,中国原棉的出口大于进口。与棉花出口增加一起出现的情况是原棉价格的稳步上涨,同时又从印度和日本运进了价格较低的机制纱。这一现象()
A.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加强了工业国产品竞争优势。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扭转了中国贸易的入超局面。
问题:
[单选] 《南浔丝市行》中写道:“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这些现象出现在鸦片战争以后。B.外贸繁荣受到中外商人欢迎。C.苏杭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D.开埠后中国丝织业得到发展。
问题:
[单选] 1881年,在广东南海县,1000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事件发生后,知县徐赓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到“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该告示的出现说明了()
A.近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B.外国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压迫。C.机器生产冲击手工业者的生计。D.地方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问题:
[单选]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的主观目的范围。”下列最能体现上述材料含义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轮船招商局。D.继昌隆缫丝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