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19世纪中期英国首相迪斯累利在其著作《西比尔》对他所在时代描绘道:“(它们好像)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按照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民族的生活差异凸显。B.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C.19世纪中期东西方文化的重大差异。D.19世纪末形成了两个对峙的军事集团。

问题:

[单选] 2010年8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应该是()

A.在维持两岸现状的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B.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C.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D.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

问题:

[单选]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

A.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B.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C.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问题:

[单选] 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了不结盟运动()

A、形成了与美苏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B、改变了超级大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C、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D、缺乏明确而坚定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问题:

[单选] 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中美国(共同体Chinamerica)”,这个词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2009年度流行语。他认为,现在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大背景是()

A.世界格局多极化已形成。B.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发展。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快。D.中美关系进入结盟新时代。

问题:

[单选] 《神曲》《红楼梦》《物种起源》《老人与海》四部书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下列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诗歌、剧本、散文、小说。B.彼特拉克、曹雪芹、达尔文、海明威。C.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体现现代主义。D.抨击世俗王权、叙述爱情悲剧、挑战教会神学、歌颂民主自由。

问题:

[单选]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为根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于有一成不变之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儒家思想止步于秦汉。儒家传统道德一脉相承。中国传统文化一成不变。中国文化排斥其他文明。

问题:

[单选]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问题:

[单选] ()孔子曾对他的弟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孔子称赞其得意门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孔颜之乐”,乐在何处:

A.以德治民的情怀。B.克己复礼的规范。C.中庸之道的得当。D.仁爱道义的操守。

问题:

[单选]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