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某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

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因而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棉纺织业兴起,以女性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问题:

[单选] 唐代坊市制度严格,《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这说明唐代()

A.坊市制度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B.法律仅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C.坊市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D.实行较为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问题:

[单选]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A.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B.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C.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D.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

问题:

[单选] 《新全球史》载:“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对“这项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缓解了政府的财政问题。B.有利于社会的稳定。C.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问题:

[单选] 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儒贾相同的社会趋势的出现说明()

A.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商业繁荣。B.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的流动。C.商人成为经济的主要传播者。D.富家子弟厌恶科举制,弃儒从商。

问题:

[单选]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朝的中国人将自己与外世隔绝„„中国人将其令人生畏的才能和能力转向内部,慎重地放弃了在欧亚大陆、最终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先地位。”导致“中国人转向内部”的主要原因是()

A.明朝统治者采取海禁政策。B.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C.明朝以后中国落后于世界。D.新航路开辟带来殖民扩张。

问题:

[单选] 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C.商品化趋势明显。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

问题:

[单选] 鸦片战争后,清廷和战不决,英人驱船攻向炮台,守将关天培英勇殉职,英舰进攻岸台,带领着鸦片船尾随而至,一些民间小船协助贩运。粤兵名为迎敌,也同时伺机护贩,藉得好处。此一情景,史家最可能用怎样的总结性文字来描述()

A.忠勇之军,撤溃已尽;利之所在,对敌如戏。B.忠勇之军,撤溃已尽;民气所在,虽败犹荣。C.将领愚昧,不足御敌;利之所在,对敌如戏。D.将领骄堕,不足御敌;民气所在,虽败犹荣。

问题:

[单选]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出现于《辛丑条约》签订后。B.领事官行使行政管辖权。C.体现国际法中主权平等原则。D.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问题:

[单选] 1859年,两广总督劳崇光欲请洋人担任广州海关负责人时奏称:“粤海关税务近年征收未见起色„„惟有仿照上海办法,用外国人治外国人,语言通晓,底蕴周知,内地奸民无从煽惑勾串,于税务必有裨益。”此奏折()

A.所述办法是对强敌经济侵略的妥协之举。B.体现了晚清时期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平衡。C.反映了广州海关控制权已落入洋人之手。D.折射出清政府防民甚于防寇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