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在紫禁城举行的这场阅兵式开始于七点三十分。走在最前面的是伟大而强盛的俄国,在它之后是年轻的一跃而超过东方各国的日本,之后是一度在亚洲得逞的、现已退后的英国。随后是美国、法国和以其黩武政策在东亚初露头角的德国„„”“这场阅兵”发生于()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列强军备竞赛。20世纪30年代的东亚。

问题:

[单选] 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A.《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B.《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C.《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D.《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

问题:

[单选] “八月,陈玉成、李秀成两军在滁州境内会师东进,攻破浦口,再次击溃江北大营,并进占江浦。„„经过激战,太平军摧毁了湘军全部营垒,歼灭曾国藩之弟曾国华等湘军数千人,李续宾自杀。太平军乘胜追击,收复桐城,围困安庆的清军不战而逃,皖北复为太平天国所有。”其影响是()

解除了对天京的包围。天京上游局势暂时得到稳定。切断了清政府的财源。为进军江西创造了有利条件。

问题:

[单选] 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由此可知,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

A.结束专制统治。B.引发军阀割据。C.强化中央集权。D.实现民族独立。

问题:

[单选] 据统计,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东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全国各省份。材料充分说明当时中国()

A.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B.清王朝灭亡的内在原因。C.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问题:

[单选] “这个运动由学生掀起,是自动的,没有人指使,也没有人操纵,只是爱国的热情表现。所以等到学生运动扩展而为商人罢市,由北京而及于上海,这运动的目标初步达成之后,这运动也就消歇下去了。但是影响所及,学生们醒起来了,五四运动一变而为新文化运动。”从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五四运动()

A.是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B.运动中心最初在北京。C.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D.突破了知识分子的范围。

问题:

[单选] 李大钊在1919年5月9日《每周评论》上撰文指出:“威尔逊君!你不是反对秘密外交吗?为什么他们解决山东问题,还是根据某年月日伦敦密约,还是根据某年月日的某某军阀间的秘密协定?你自己的主张计划如今全是大炮空声,全是昙花幻梦了。”这表明()

A.李大钊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B.李大钊看清了列强意欲瓜分中国的野心。C.“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D.“五四”运动改变了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

问题:

[单选] 邓小平是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读到《共产党宣言》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他后来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起初,他从“入门老师”那里学不到的是()

A.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B.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C.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D.工人阶级立足本国,独立进行工人运动。

问题:

[单选] 巴黎公社规定:免除1870年10月到1871年4月的房租;取消面包房工人的夜班制;禁止当铺拍卖过期的典当品,凡在20法郎以下的典当品,无条件退还原主。这表明公社()

A.打碎了一些原先的国家机器。B.措施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C.实行了保护人民利益的措施。D.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问题:

[单选] 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