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问题:

[单选] 著名维新人士容闳与友人论时局时说:“汝以为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中国下层愚氓,民气已动,将及于士大夫。”容闳在这里()

肯定义和团民众蕴藏的力量。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强调义和团民众的愚昧无知。指明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源。

问题:

[单选] 恩格斯说,侵略战争给了中国以致命的打击,“旧有的小农经济制度以及可以容纳比较稠密人口的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也都在瓦解”。“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和“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恩格斯这段论述主要是()

A.揭露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的严重的危害。B.认为侵略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C.说明侵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觉醒。D.强调侵略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制度。

问题:

[单选] 陈独秀曾说:“人权为法国大革命之赐,自《人权宣言》刊布以后,欧洲人心如梦觉醒,晓然于人权之可贵,群起而抗君主,废贵族,各国宪章赖以成立。”下列内容可以作为其论据的是①英国《权利法案》颁布②北美《独立宣言》发布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

问题:

[单选]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启蒙思想深入人心。B.法国人民艰难曲折的斗争。C.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D.法国君主制的传统十分浓厚。

问题:

[单选]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曾被戏谑为“一票共和”,时人预言它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这是因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着()

A.新兴德国势力的威胁。B.复辟帝制势力的威胁。C.人民怀念拿破仑时代。D.共和国声誉遭到破坏。

问题:

[单选]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问题:

[单选] 根据1875年宪法的规定,对法国共和政体运行的基本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A.议会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B.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C.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命并对其负责。D.总统的命令须经内阁各部部长副署。

问题:

[单选] 《威廉二世》一书描述道:“他(威廉二世)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态度„„(这一)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如革退俾斯麦的事件。”这些描述从侧面反映了()

A.领袖的个人素质决定国家的施政效果。B.君主立宪制之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矛盾难以调和。C.德国的代议制不够成熟与完善。D.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得以保存。

问题:

[单选] 下列对德国1871年宪法与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法国宪法规定“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从而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德国宪法巩固了国家统一的成果,法国宪法打击了保皇派复辟的企图。德国宪法是“新瓶装旧酒”,是历史的进步。德国联邦议会由普选产生,作用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