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C.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问题:

[单选] “它是20世纪流行于中国的八个文艺作品,其产生和发展与中央文革小组的领导和推动有直接关系,并对当时的文艺创作风格有很大影响。”这一文艺形式()

A.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落实。B.推动了中国文学艺术的迅速发展。C.挟政治之威在全国迅速传播。D.是改革开放时期文艺状况的真实写照。

问题:

[单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由此,我国的文艺工作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①文艺领域清算了极“左”路线②强调文艺要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③强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反思文学”和“伤痕文学”的出现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

问题:

[单选]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中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在此讲话的影响下()

A.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B.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C.我国文艺、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D.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极“左”路线,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问题:

[单选] 1978—2007年间,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从20%达到98%;高中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提高到23%。该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②“三个面向”方针的推动③统一高考招生制度开始确立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问题:

[单选] 19世纪40年代,广西都安、隆山、那马等地纱纸制造业非常兴盛,销路极广,“时洋纸尚鲜输入内地”,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当地的纱纸比“洋纸”的质量好。当地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当地尚未开埠通商。近代民族工业的抵制。

问题:

[单选] 有学者描述近代中国经济状况时说“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上述表述理解准确的是()

A.形成了有层次的南北经济差异分布带。B.反映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别。C.出现了农牧工彼此封闭相互排斥状态。D.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决定了经济分工。

问题:

[单选] 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

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问题:

[单选] 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曾在奏折中说:“庶几取外人长技以成中国之长技,不致见绌相形,斯可有备而无患”“有事可以御侮,无事可以示威”。以下实践活动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B.江南制造总局设计制造军舰。C.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D.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问题:

[单选] 19世纪末《申报》报道:“(洋人在中国开矿时)惟是中国之人惑于风水者众矣,倘有开矿之举动,则曰是山也,或有关乎某处之来龙,是川也,或有碍于某处之地脉,多方阻挠,不使其兴工。”该现象反映出()

盲目排外成为社会主流。风水理论成为反洋工具。民族工业步履维艰。中西文明激烈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