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供给学派”的经济思想兴起于美国,它主张降低税率、削减社会福利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活动的限制。以此作为制定经济政策依据的美国总统是()

A.胡佛。B.罗斯福。C.肯尼迪。D.里根。

问题:

[单选] 肯尼迪曾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此言论可谓道出了“自由社会”的某些国家()

A.实行失业保险的时代背景。B.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质。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目的。D.推行“以工代赈”的直接目的。

问题:

[单选] “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上述材料中所述“这一制度”指的是()

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制度。B.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生产合作社。C.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体制。D.新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问题:

[单选] 1986年1月6日出版的《时代》周刊说:“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是因为他对中国持续不断的改革比1985年发生的其他所有事件都更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其中“持续不断的改革”指的是()

A.设立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B.发表了南方谈话。C.推动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D.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

问题:

[单选] 某城市2012年与1978年相比,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第一产业(农业)所占比重由72.33%下降为26.95%,第二、三产业(工、建、运、商、服)由27.67%上升到73.05%,农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由11.51%上升到38.4%,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①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②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③农村生产力得到很大解放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问题:

[单选] 1982年,中央在温州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运动,即“八大王事件”。温州第一批成功的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遭到整肃。这一行动对民众中刚刚涌动的致富热情,无疑是致命一击。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视察南方之后,“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这说明()

A.领导人的言行是经济发展风向标。B.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邓小平视察南方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问题:

[单选] 1955年11月,国家正式印制使用的粮票,具有“第二货币”的美称。改革开放后,粮票被国家陆续收回销毁。这种粮票也变成了历史文物。粮票的废除说明()

A.粮食产量已自食有余。B.经济管理体制的巨大转变。C.已经建成了小康社会。D.放松了对粮食生产的管制。

问题:

[单选]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充分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然而,当时有的大报仅刊登了一条不足200字的报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谈话内容则只字未提。当代有学者评论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变成多数人的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对邓小平当时的“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是()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B.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C.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D.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

问题:

[单选] 北京大学教授王东在《中国共产党怎样破解了历史与现实难题》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原因是()

A.清除经济发展中的“左”倾错误。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引导。C.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引进和运用。D.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问题:

[单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点、线、面相结合的特点。“全方位”主要是指()

全国范围对外开放。全行业对外开放。对所有周边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