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1748年乾隆的一道上谕说:“浙西一带地方所产之米,不足供本地食米之半,全籍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一路接济。”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重心移至湖广江西。B.苏州已经成为交通枢纽。C.经济作物开始广泛种植。D.江浙地区出现产业转型。
问题:
[单选]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中山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连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A.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D.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问题:
[单选] “(蔡元培)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由此可见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是()
A.重视道德。B.学识优先。C.思想自由。D.民主科学。
问题:
[单选] 1911年,英国通过新的议会法,规定首相必须来自下院,后来英国《上院贵族法》又规定,世袭贵族可以放弃世袭头衔成为平民,参加大选成为下院议员。可见英国()
A.贵族制度已经消失。B.贵族与平民矛盾得以缓和。C.下院成为权力中枢。D.法律保障贵族政治特权。
问题:
[单选] 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又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英国完全取消《航海条例》()
A.表明英国已无力主导世界市场。B.说明自由主义已成为英国的经济政策。C.是因为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D.反映出美国已成为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强劲对手。
问题:
[单选] 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利益而颁布了《谷物法》,规定国内市场的小麦价格每夸特低于80先令时,禁止外国谷物输入;1846年英国政府废除了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这一变化()
A.提升了谷物的价格水平。B.增加了普通群众的负担。C.有利于降低工业品成本。D.保证了土地贵族的利益。
问题:
[单选] 世界经济领域的许多问题,如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竞争政策和环境等,都是最先出现在区域协议之中,而后才被引入WTO多边贸易谈判。这表明()
A.区域化成为全球经济的动力。B.区域化推动了全球化。C.WTO与区域经济集团目标一致。D.全球化离不开区域化。
问题:
[单选] 梁任公曰:“我国有力之政治思想,乃欲在君主统治下,行民本之精神。”秦汉以后,“行民本之精神”主要得益于()
A.“民贵君轻”理念的成功实践。B.法家思想因违背潮流而被抛弃。C.士人群体都极力反对君主专制。D.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问题:
[单选] 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曾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对他的这一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赞扬了“五四”运动民主科学的精神。B.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C.肯定“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主张在民主法治原则下捍卫国家主权。
问题:
[单选] 1938年3月5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对倭,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这里,蒋介石()
A.认为时空因素是胜利的根本。B.效仿中共全民族抗战路线。C.暴露出消极抗战的思想。D.表达了持久抗战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