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从1979年到1992年,我国国家统配物资品种由256种减少到19种;国家计划收购和调拨的商品由65种减少到15种;在工业生产中,国家计委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产品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95%以上下降至10%以内。这意味着()

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B.企业的自主权不断扩大。C.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动摇。D.私营工商业迅速发展。

问题:

[单选] 1916年,北京的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帐,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这些现象折射了()

A.解放妇女成为社会的共识。B.现代女子思想观念的变化。C.民国时期政治结构的变动。D.文化运动推动思想的解放。

问题:

[单选] 从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A.毛泽东执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B.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C.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D.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问题:

[单选] 1840年,英国塞缪·肯纳德建立了一条横越大西洋的定期航运线,预先宣布轮船到达和出发的日期。肯纳德宣扬他的航线是已经取代“与帆船时代不可分离、令人恼火的不规则”的一条“海洋铁路”。这表明()

A.跨越大西洋的通讯已经开通。B.工业革命有助于世界市场的拓展。C.英国由此成为世界殖民霸主。D.内燃机的使用使人类进人电气时代。

问题:

[单选] 《罗马法原论》:“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材料说明罗马法()

A.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B.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注意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D.蕴含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问题:

[单选]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国《1875年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

问题:

[单选] 恩格斯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

A.肯定人性。B.信仰上帝。C.提倡理性。D.宣传科学。

问题:

[单选] “1947~1948年间,西方国家决定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成一个经济统一体,并在这个统一体和它们在柏林的占领区发行一种新马克。”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

A.揭开了美苏冷战序幕。B.加速了德国的分裂。C.促进了欧共体的发展。D.维护了德国的统一。

问题:

[单选] 《大清会典事例》规定:“嗣后凡遇凶恶不法之人,经官惩治,怙恶不悛,为合族之所共恶者,准族人鸣之于官,或将伊流徙远方,以除宗族之害。或以家法处治,至于身死,免其抵罪。”该规定表明()

A.宗族成为基层行政机构。B.宗法制是清朝政治制度的基石。C.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D.宗族具有维系地方稳定的作用。

问题:

[单选] 徐峰在《试论近代江南市镇的城市化》中认为:“湖州府所辖的乌青镇,明朝时除了四条主干大街外,另有街巷58条。镇中工商业(蚕丝、冶炼、编织、磨坊、染坊、造船、杂货等产业)发达。清末,乌青镇街巷规模有了明显扩大,新增加了8条主干大道,街巷增加了47条。”促进这一时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B.市民阶层的壮大。C.自然经济的瓦解。D.商品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