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工业革命初期,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共同影响着劳动分工的社会性别化。“女性缺失技术竞争力的观念”成为女性身份的一部分,甚至在有些女性看来“进入技术领域”是对其女性身份的威胁。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A.没有冲击到传统社会观念。B.加剧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C.导致了技术竞争的加剧。D.加强了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

问题:

[单选] 英国的经济政策和理论至今经历了从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到“第三条道路”的重大交革。由此可以看出英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A.通常是被动进行的、滞后的。B.极端化倾向明显。C.经常走在世界大国前列。D.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问题:

[单选] 19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社会主义”、“人文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等词语。这些词语的出现反映了()

A.工业化的发展。B.革命不断深入。C.思想文化多元化。D.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问题:

[单选]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入迷地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但18世纪末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造成西方人对中国喜好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鸦片战争。B.工业革命。C.殖民扩张。D.启蒙运动。

问题:

[单选] 欧洲某一时期,社会上不再希望妇女外出工作,相反鼓励妇女献身于传统的事业,如养育子女、管理家庭,以及保留传统家庭的价值观。这一时期形成这种家庭价值观的主要原因是()

A.固守农耕社会的家庭模式。B.工业发展影响家庭观念。C.经济发展提升了妇女地位。D.女权运动冲击家庭结构。

问题:

[单选]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问题:

[单选] 据某史料记载:1911年8月,法国巴黎商人埃克·皮埃法尔打电话到英国伦敦订购产品,通过远洋货轮运到巴黎销售。然后,他又把赚到的钱投资到中国上海和日本东京等地,结果获利丰厚。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

A.无线电技术的发展。B.交通工具取得巨大进步。C.科技和市场的拓展。D.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推动。

问题:

[单选] 据相关资料统计,19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生产的汽车每年只有几千辆,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的汽车年产量已猛增到50万辆以上。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电动机的创制和使用。B.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C.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D.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

问题:

[单选] 19世纪30、40年代是由电瓶供󰀀电的“弱电”时代,而到19世纪末则进入到了由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供电的“强电”时代。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技术是()

A.发电机的发明。B.电动机的创制。C.电磁感应的发现。D.内燃机的发明。

问题:

[单选]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任内一再强调加强政府监督所有企业、特别是铁路的必要性。1906年在其授意下,国会通过了《郝伯恩法》,授权洲际商务委员会确定铁路最高运费。这一措施效果明显,到1911年,铁路运费减少一半。这是当时美国()

A.消灭垄断资本的需要。B.整顿社会经济秩序的需要。C.破坏市场经济的体现。D.开创新的发展模式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