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某史料记载:1911年8月,法国巴黎商人埃克·皮埃法尔打电话到英国伦敦订购产品,通过远洋货轮运到巴黎销售。然后,他又把赚到的钱投资到中国上海和日本东京等地,结果获利丰厚。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 A.无线电技术的发展。 B.交通工具取得巨大进步。 C.科技和市场的拓展。 D.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推动。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欧洲某一时期,社会上不再希望妇女外出工作,相反鼓励妇女献身于传统的事业,如养育子女、管理家庭,以及保留传统家庭的价值观。这一时期形成这种家庭价值观的主要原因是() A.固守农耕社会的家庭模式。 B.工业发展影响家庭观念。 C.经济发展提升了妇女地位。 D.女权运动冲击家庭结构。
工业革命初期,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共同影响着劳动分工的社会性别化。“女性缺失技术竞争力的观念”成为女性身份的一部分,甚至在有些女性看来“进入技术领域”是对其女性身份的威胁。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A.没有冲击到传统社会观念。 B.加剧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C.导致了技术竞争的加剧。 D.加强了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
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时,“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到3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 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
19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社会主义”、“人文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等词语。这些词语的出现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