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 .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 .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 .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 .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任内一再强调加强政府监督所有企业、特别是铁路的必要性。1906年在其授意下,国会通过了《郝伯恩法》,授权洲际商务委员会确定铁路最高运费。这一措施效果明显,到1911年,铁路运费减少一半。这是当时美国() A.消灭垄断资本的需要。 B.整顿社会经济秩序的需要。 C.破坏市场经济的体现。 D.开创新的发展模式的体现。 19世纪30、40年代是由电瓶供󰀀电的“弱电”时代,而到19世纪末则进入到了由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供电的“强电”时代。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技术是() A.发电机的发明。 B.电动机的创制。 C.电磁感应的发现。 D.内燃机的发明。 据相关资料统计,19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生产的汽车每年只有几千辆,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的汽车年产量已猛增到50万辆以上。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电动机的创制和使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 C.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D.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入迷地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但18世纪末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造成西方人对中国喜好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鸦片战争。 B.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 D.启蒙运动。 19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社会主义”、“人文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等词语。这些词语的出现反映了() A.工业化的发展。 B.革命不断深入。 C.思想文化多元化。 D.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