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住院医师麻醉科题库>神经内科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73岁,因“脑梗死后3年,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6个月”来诊。患者3年前曾因“突发左上肢无力、言语不清3h”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死。近1年反复出现头晕。既往有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病史。颅脑MRI:脑内多发长T2信号,累及白质、基底核等,内侧颞叶萎缩,冠状位像显示海马萎缩、颞角扩大。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

A.控制高血压。将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给予胆碱酯酶抑制药。给予尼莫地平。必须应用神经营养药。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73岁,因“脑梗死后3年,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6个月”来诊。患者3年前曾因“突发左上肢无力、言语不清3h”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死。近1年反复出现头晕。既往有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病史。颅脑MRI:脑内多发长T2信号,累及白质、基底核等,内侧颞叶萎缩,冠状位像显示海马萎缩、颞角扩大。造成患者目前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可能包括()

A.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高血压。糖尿病。脑积水。缺血性脑血管病。营养障碍。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男,1岁,因“近6个月出现发作性躯体前倾,双手拥抱样动作”来诊。每次发作持续1~3s,成簇出现。其脑电图的特征主要包括()

A.双侧性慢棘慢波综合(1~2.5Hz)。不对称、不规则高波幅慢波。多灶性尖慢/棘慢复合波。双侧3Hz棘慢复合波。局灶性癫痫样放电。爆发抑制波形。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男,1岁,因“近6个月出现发作性躯体前倾,双手拥抱样动作”来诊。每次发作持续1~3s,成簇出现。发作症状最可能是()

A.强直发作。非癫痫性发作。肌阵挛发作。婴儿痉挛。肌阵挛失张力发作。失张力发作。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40岁,农民,因“受刺激后出现持续性头痛2年”来诊。头痛为双颞及后枕部持续性钝痛,少有间歇期,伴头晕,头重压感,颈部僵硬感,烦躁、心悸、耳鸣、失眠、多梦,白天精神萎糜,疲劳、乏力。EEG:正常。不适合的治疗措施是()

A.口服泼尼松。口服盐酸乙哌立松(妙纳)。口服非甾体消炎药。心理疗法。按摩、热敷。抗焦虑、抗抑郁治疗。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40岁,农民,因“受刺激后出现持续性头痛2年”来诊。头痛为双颞及后枕部持续性钝痛,少有间歇期,伴头晕,头重压感,颈部僵硬感,烦躁、心悸、耳鸣、失眠、多梦,白天精神萎糜,疲劳、乏力。EEG:正常。对于该患者,下列处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A.仔细询问病史看有无外伤史等。建议行颈椎X线片或CT排除颈椎病。建议行颅脑CT排除颅内占位病变。建议患者头痛严重时口服镇痛药,平时无须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坚持综合治疗,观察是否见好转。建议患者定期复诊。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40岁,农民,因“受刺激后出现持续性头痛2年”来诊。头痛为双颞及后枕部持续性钝痛,少有间歇期,伴头晕,头重压感,颈部僵硬感,烦躁、心悸、耳鸣、失眠、多梦,白天精神萎糜,疲劳、乏力。EEG:正常。诊断考虑为()

A.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颅内占位病变。癔症。抑郁症。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30岁,因“行走不稳伴持续下背部疼痛3年,写字困难,言语不清,记忆力略减退,睡眠中动作增多1年”来诊。从家系中可观察到(提示家族史:外祖父和母亲有走路不稳病史;外祖父47岁发病,69岁死于胃癌;母亲38岁发病,59岁死于肺炎,死前卧床3年。)()

A.遗传早现。表型变异。遗传异质性。个体差异。动态突变。代间不稳定性。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30岁,因“行走不稳伴持续下背部疼痛3年,写字困难,言语不清,记忆力略减退,睡眠中动作增多1年”来诊。以下对诊断有帮助的有()

A.饮酒史。毒物药物接触史。生育史。家族史。阑尾炎手术史。外伤史。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30岁,因“行走不稳伴持续下背部疼痛3年,写字困难,言语不清,记忆力略减退,睡眠中动作增多1年”来诊。可以排除的诊断有()

A.AVED。EA2。SCA2。SCA3。SCA5。SCA6。SCA8。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