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35岁,突发畏寒、发热及右上腹胀痛。查体:体温39.5℃,无黄疸,右上腹压痛伴肌紧张,肝肋下4cm,肝区叩痛阳性。血WBC16×109/L。胸腹透视:右膈抬高,活动受限。腹部B超:肝右后叶有直径8cm液性暗区。该患者的并发症不包括()
A.右膈下脓肿。胆管大出血。幽门梗阻。继发性腹膜炎。右胸腔积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35岁,突发畏寒、发热及右上腹胀痛。查体:体温39.5℃,无黄疸,右上腹压痛伴肌紧张,肝肋下4cm,肝区叩痛阳性。血WBC16×109/L。胸腹透视:右膈抬高,活动受限。腹部B超:肝右后叶有直径8cm液性暗区。首先考虑诊断为()
A.肝癌伴液化坏死。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肝包虫病合并感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女,4个月,出生后表现为气促、喂养困难,查体时发现患儿发育差,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连续机器样杂音,可触及震颤,水冲脉(+)。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心电图。胸部X线片。胸部CT。心血管造影。心脏彩色超声。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45岁,持续发热,体温38~39℃,右上腹部持续性胀痛,伴右肩部疼痛5d。查体:一般情况较差,肉眼可疑黄疸,右上腹压痛伴轻度肌紧张,无反跳痛。肋缘下可触及肝脏,边钝,质软,触痛阳性。继往有阿米巴痢疾病史。该患者的最可能诊断为()
A.急性肝炎。原发性肝癌。细菌性肝脓肿。肝包虫病。阿米巴性肝脓肿。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51岁。右上腹胀痛、恶心、呕吐。查体: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反跳痛阳性。超声检查示肝内囊实性包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CT示肝右叶可见近椭圆形低密度影,最大直径12cm,边缘见钙化,内见多个分隔,排列成多个环状小囊,密度不均匀。患者曾在内蒙古生活多年,有牛、羊接触史。为明确诊断,对诊断无意义的检查是()
A.Casoni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乳胶凝集试验。血管造影。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60岁,因“进餐后出现持续胸痛伴大汗、恶心2h”来诊。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3年,高血压病史12年。查体:BP100/70mmHg,HR120次/min;心电图:V1~V5ST段抬高0.2~0.4mV。考虑诊断为().
A.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56岁,寒战、高热伴右上腹痛3d,体温39℃。无咳嗽,无咳痰。腹痛为阵发性,能忍受,无恶心、呕吐。在家抗炎治疗无好转。因腹痛加重入院。既往24年前行胆肠内引流术。20d前因外伤致右髌骨骨折行石膏外固定。患者对青霉素类、头孢类过敏。查体:腹平软,剑下轻压痛,肝区叩痛,肠鸣音正常。B超:肝右前叶7.5cm×7.5cm,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可见小的液性暗区。AFP6.41ng/L,ALT182U/L,AST126U/L,TBil49μmol/L,DBil6.2μmol/L,WBC16.5×109/L,N0.96,Hb122g/L,PLT138×109/L。患者经过1周的抗炎治疗,体温正常,疼痛缓解。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是()
A.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术。脓肿切开引流术。肝叶切除术。继续药物抗炎治疗。介入治疗。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57岁,反复发热1周。体温38.2℃,B超示肝脏占位性病变。CT示肝右叶脓肿。血象稍高,血培养+药敏(-),肝、肾功能及心肺检查无明显异常。予头孢哌酮舒巴坦+奥硝唑+左氧氟沙星三联抗炎及护肝等对症处理。患者入院后未诉明显腹痛,但每天下午16:00点左右出现发热,持续约3h后自行降温,最高达38.7℃。每天体温波动>2℃。复查CT:脓肿较前增大,予B超定位下行穿刺,脓肿壁较厚,抽出50ml巧克力样液体。关于B超引导穿刺抽取液体,叙述错误的是()
A.是确诊阿米巴肝脓肿的主要依据。黏稠无臭味。若将脓液按每毫升加入链激酶10U,在37℃条件下培养30min后检查,可提高阳性率。脓液中滋养体的阳性率很高。找到活动性阿米巴原虫的概率低于从脓肿壁刮下的组织。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57岁,反复发热1周。体温38.2℃,B超示肝脏占位性病变。CT示肝右叶脓肿。血象稍高,血培养+药敏(-),肝、肾功能及心肺检查无明显异常。予头孢哌酮舒巴坦+奥硝唑+左氧氟沙星三联抗炎及护肝等对症处理。患者入院后未诉明显腹痛,但每天下午16:00点左右出现发热,持续约3h后自行降温,最高达38.7℃。每天体温波动>2℃。复查CT:脓肿较前增大,予B超定位下行穿刺,脓肿壁较厚,抽出50ml巧克力样液体。该患者首选治疗方法是()
A.切开引流术。肝叶切除术。口服甲硝唑。穿刺引流术。口服吐根碱。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42岁。体检彩超发现左肝上下径5.7cm,边缘锐利,肝包膜光整,血管纹理清晰,门静脉1.0cm,腔内未探及明显异常回声;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肝实质回声均匀。左右肝可探及多个中等回声,左肝最大1.0cm×0.4cm,右肝最大10.5cm×7.5cm×6.3cm,位于右肝前后交界近下缘处,界清。彩超结果(提示:肝脏多发实性病变。CT检查右肝多个散在大小不等的团块状低密度灶,CT值30~48,最大径6.5cm×6.5cm,边缘尚清楚,局部肝包膜外膨,增强后右肝低密度灶明显缩小,部分病灶外周呈结节样强化,延迟低密度灶缩小,部分呈等密度改变,提示右肝占位病变。肝功能、AFP和CEA正常,HbsAg阴性。)初步诊断应考虑为()
A.肝囊肿。细菌性肝脓肿。肝腺瘤。肝癌。肝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