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56岁,有房颤病史5年。突发眩晕、恶心呕吐6h来院。体检:神志清,右侧瞳孔0.2mm,左侧瞳孔0.3mm,右侧面瘫,颈软,左侧半身痛温觉减退,血压110/70mmHg。该征是由于下列哪支血管发生阻塞引起的()
A.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65岁,近2年来右上肢抖动,动作迟缓面容呆板,行走起步困难,体检右上下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最不应给的药物是()
A.苯海拉明。阿普唑仑。安坦。氯丙嗪。尼莫地平。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65岁,近2年来右上肢抖动,动作迟缓面容呆板,行走起步困难,体检右上下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该患者发病机制可能是()
A.黑质左旋酪氨酸羟化酶减少。纹状体内乙酰胆碱含量增加,使多巴胺含量减少。纹状体内多巴胺受体敏感性增高。黑质多巴胺脱羧酶增多。黑质单胺氧化酶减少。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65岁,近2年来右上肢抖动,动作迟缓面容呆板,行走起步困难,体检右上下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该患者可用下列哪些药物治疗()
A.左旋多巴。泼尼松。地西泮。斯吡斯的明。卡比多巴(甲基多巴肼)。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孩,6岁,2个月来反复突发突止的意识障碍,表现为突然动作中断,呆立凝视,呼之不应,手中物体掉落,但从不跌倒,持续数秒钟缓解。你认为,对该例新诊断癫癎患儿治疗用药原则不应包括的是()
A.根据癫癎发作类型及综合征选择用药。因人而宜,使用足够的推荐剂量。单一用药,尽可能减少药物间相互作用。血药浓度是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唯一标准。癫癎发作完全控制2年后可酌情减药。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孩,6岁,2个月来反复突发突止的意识障碍,表现为突然动作中断,呆立凝视,呼之不应,手中物体掉落,但从不跌倒,持续数秒钟缓解。可以采用的治疗药物是()
A.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氨己烯酸。丙戊酸钠。苯巴比妥。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孩,6岁,2个月来反复突发突止的意识障碍,表现为突然动作中断,呆立凝视,呼之不应,手中物体掉落,但从不跌倒,持续数秒钟缓解。支持该诊断的典型脑电图表现是()
A.规则而同步对称的3Hz棘慢波发放,易受深呼吸诱发。10Hz或以上快节律过渡成为棘波,棘波与慢波交替。低波幅快活动或平坦电活动。中线θ节律。14及6Hz正相棘波。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74岁,突发剧烈心前区疼痛,胸闷,气憋,心界向左扩大,心尖区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率96次/分,心律不齐,双肺底湿性啰音。心电图示:Ⅰ、aVL、V、V导联ST段抬高,Ⅰ、aVL导联有异常Q波,室性期前收缩。血清CK-MB200U。诊断为()
A.急性心包炎,肺部感染。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25岁,四肢无力伴有肌肉触痛2个月,不规则低温37.8℃左右,服用吲哚美辛(消炎痛)等症状时轻时重。体检:四肢肌力4级,不能连续进行蹲立动作。关节无红肿,肌痛尤以近端大肌群为著,腱反射存在。血沉40mm/1h,血磷酸肌酸激酶(CPK)2638U/L。若接受神经电生理检查,典型表现是()
A.神经重复频率刺激出现动作电位波幅递减10%以上。运动单位电位数目减少,呈宽时限、高波幅以及多相的波形,巨运动单位电位多见。低波幅、短时限的运动单位电位,多相波比例增多以及运动单位电位不稳定。F波或H波反射延迟或消失,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正常。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25岁,四肢无力伴有肌肉触痛2个月,不规则低温37.8℃左右,服用吲哚美辛(消炎痛)等症状时轻时重。体检:四肢肌力4级,不能连续进行蹲立动作。关节无红肿,肌痛尤以近端大肌群为著,腱反射存在。血沉40mm/1h,血磷酸肌酸激酶(CPK)2638U/L。该病例诊断为()
A.肢带型肌营养不良。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周期性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