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主治医师题库>神经系统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A3型题] 患儿男,7岁。病前2周有水痘病史,因双手震颤、步态不稳3天就诊,查体:神志清楚,眼球震颤,无面瘫,咽反射正常,四肢肌张力稍低,腱反射正常,肌力正常,指鼻试验阳性,闭目难立征阳性,病理征阴性。该患儿最有可能的检查结果是()

A.脑脊液常规白细胞显著增高,蛋白显著增高。B.脑脊液细胞及蛋白轻度增高,糖降低。C.脑电图额区见尖/尖-慢波持续性发放。D.头颅MRI提示小脑轻微脑水肿。E.头颅MRI有占位性病变。

问题:

[单选,A3型题] 患儿男,7岁。病前2周有水痘病史,因双手震颤、步态不稳3天就诊,查体:神志清楚,眼球震颤,无面瘫,咽反射正常,四肢肌张力稍低,腱反射正常,肌力正常,指鼻试验阳性,闭目难立征阳性,病理征阴性。该患儿进一步体格检查最可能出现的阳性体征是()

A.踝阵挛阳性。B.腹壁反射消失。C.下肢痛觉消失。D.脑膜刺激征阳性。E.跟膝胫试验阳性。

问题:

[单选,A3型题] 患儿男,9个月。10天来发热、咳嗽伴腹泻、呕吐,每天10余次,近几日好转,2天前嗜睡,继而出现全身性惊厥4次,每次历时1~2分钟,神志不清。检查:患儿呈昏迷状态,颈软,四肢活动对称,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5cm,质中韧感。查血白细胞数12.0×109/L,中性粒细胞0.70,血小板计数为110×1012/L,血糖1.68mmol/L(30mg/dl),GPT178U,脑电图的基本电活动为1~2Hz高幅占波。下列哪项检查可以确诊()

A.硬膜下穿刺。B.血氨及血乳酸。C.凝血酶原时间。D.头颅MRI。E.肝脏穿刺活检。

问题:

[单选,A3型题] 患儿男,9个月。10天来发热、咳嗽伴腹泻、呕吐,每天10余次,近几日好转,2天前嗜睡,继而出现全身性惊厥4次,每次历时1~2分钟,神志不清。检查:患儿呈昏迷状态,颈软,四肢活动对称,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5cm,质中韧感。查血白细胞数12.0×109/L,中性粒细胞0.70,血小板计数为110×1012/L,血糖1.68mmol/L(30mg/dl),GPT178U,脑电图的基本电活动为1~2Hz高幅占波。患儿出现呼吸不规则,瞳孔光反射迟钝,为抢救患儿,最应该使用的治疗是()

A.甘露醇、地塞米松降颅内压。B.葡萄糖维持血糖。C.地西泮、苯巴比妥止惊。D.维持水电解质平衡。E.透析降低血氨。

问题:

[单选,A3型题] 患儿男,9个月。10天来发热、咳嗽伴腹泻、呕吐,每天10余次,近几日好转,2天前嗜睡,继而出现全身性惊厥4次,每次历时1~2分钟,神志不清。检查:患儿呈昏迷状态,颈软,四肢活动对称,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5cm,质中韧感。查血白细胞数12.0×109/L,中性粒细胞0.70,血小板计数为110×1012/L,血糖1.68mmol/L(30mg/dl),GPT178U,脑电图的基本电活动为1~2Hz高幅占波。该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为()

A.血氨过高,引起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引起心脏骤停。肝坏死。严重颅内高压引起脑疝。重症感染引起休克。

问题:

[单选,A3型题] 患儿男,9个月。10天来发热、咳嗽伴腹泻、呕吐,每天10余次,近几日好转,2天前嗜睡,继而出现全身性惊厥4次,每次历时1~2分钟,神志不清。检查:患儿呈昏迷状态,颈软,四肢活动对称,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5cm,质中韧感。查血白细胞数12.0×109/L,中性粒细胞0.70,血小板计数为110×1012/L,血糖1.68mmol/L(30mg/dl),GPT178U,脑电图的基本电活动为1~2Hz高幅占波。进一步做脑脊液检查,其结果应为()

A.外观清亮,压力正常,白细胞正常,蛋白正常,糖正常,氯化物正常。B.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正常,蛋白正常,糖正常,氯化物正常。C.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正常,蛋白正常,糖增高,氯化物正常。D.外观混浊,压力增高,白细胞增高,蛋白正常,糖降低,氯化物降低。E.外观混浊,压力增高,白细胞增高,蛋白增高,糖降低,氯化物增高。

问题:

[单选,A3型题] 患儿女,5岁。因呕吐20天,视物模糊10天,进食呛咳、声音低微3天入院。病程中时有发热,最高体温38℃。发病前半个月有麻疹疫苗接种史。查体:神清神萎,右眼视力仅能观察到手动,右眼球外展受限。心肺(-),腹平软,四肢肌张力偏低,肌力4级,腱反射(+)。入院后头颅MRI示;双侧丘脑、中脑及延髓部多发性异常信号;脑脊液检查白细胞30×106/L,氧化物、糖及蛋白在正常范围,脑电图呈弥漫性慢波活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多发性硬化。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化脓性脑膜炎。急性脊髓炎。

问题:

[单选,A3型题] 患儿女,5岁。因呕吐20天,视物模糊10天,进食呛咳、声音低微3天入院。病程中时有发热,最高体温38℃。发病前半个月有麻疹疫苗接种史。查体:神清神萎,右眼视力仅能观察到手动,右眼球外展受限。心肺(-),腹平软,四肢肌张力偏低,肌力4级,腱反射(+)。入院后头颅MRI示;双侧丘脑、中脑及延髓部多发性异常信号;脑脊液检查白细胞30×106/L,氧化物、糖及蛋白在正常范围,脑电图呈弥漫性慢波活动。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案为()

A.足量敏感抗生素治疗。B.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C.抗病毒治疗。D.甲泼尼龙冲击后,口服泼尼松。E.高压氧治疗。

问题:

[单选,A3型题] 患儿女,9岁。左侧肢体频繁抽搐4小时,昏迷1.5小时入院。体检:浅昏迷,左巴氏征阳性,无其他阳性体征。追问病史,1年前因昏迷伴反复抽搐1天在当地医院以"脑炎"住院,治疗3天好转出院。5个月前因步态不稳,再次在当地医院诊治,1周后病情缓解。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4.6×109/L,N86%,L14%,肝肾功能正常;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正常,IG指数0.59,寡克隆带阳性,MRI双侧额顶叶皮质下及半卵圆中心区域多发白质脱髓鞘改变。下面几项中,应采用的治疗方案是()

A.20%甘露醇脱水降颅压。丙种球蛋白400mg/d×5天。避免感染、发热、外伤、过度疲劳。泼尼松口服维持。以上都是。

问题:

[单选,A3型题] 患儿男,5岁。3年前开始出现面部、外生殖器皮肤颜色逐渐加深,2岁半时智力逐渐落后且倒退,言语含糊,行走困难。1年来出现惊厥,不伴发热。查体:神志清,反应迟钝,站立不稳,无法行走。全身皮肤颜色呈褐色,无皮疹,面部对称,四肢肌张力高,膝反射(+++),双侧巴氏征(+)。以下哪项检查对确立诊断最有意义()

A.血糖5.4mmol/L。血清钠128mmol/L。脑电图为广泛θ波。MRI示双侧脑室旁和后角周围枕、顶叶白质区呈对称性蝶翼状长T1长T2信号。白细胞ASA活性增高。